
1.4 财务管理的组织
1.企业财务管理组织结构
健全的企业财务管理组织机构是开展财务活动、实现财务目标的重要条件。企业财务决策在战略决策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企业均单独设立财务管理组织机构,并设一名专管财务的副总经理(又称首席财务官,即CFO),负责制订企业财务政策和决策,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涉及的财务问题,影响企业产品开发、生产、经营、销售、人事任免等。在CFO之下,设有两位重要管理人员:财务长和会计长。财务长负责资金筹集和使用以及股利分配工作;会计长主要负责会计、税务以及成本工作,如图1-2所示。

图1-2 财务管理组织机构
除财务部门管理财务之外,大型公司往往还采取财务委员会形式,即利用委员会中拥有不同背景和知识结构的委员来制订财务政策并做出重大的财务决策。委员们是来自各个职能部门和重要的生产经营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财务委员会协同董事会对资本投资和融资等重大财务事项进行决策。
2.首席财务官(CFO)
早在清代,店铺里就设有账房先生的职位,“上奉业主使命,下管全店收支,对内有监督保管之权,对外有制约营业之职能,具左右逢源,上下沟通之管理机能”。
企业财务副总经理,是企业财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在大型企业中常被称为财务总监、总会计师、财务主管、首席财务官等。
(1)首席财务官的主要作用
企业所有者通过授予首席财务官以监督和约束经营者行为的权力,规范企业财务行为,限制“内部人控制”。由于现代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企业经营者的利益和所有者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这就可能引发经营者为了自身利益而背离甚至损害所有者利益的情况,即所谓的“内部人控制”。首席财务官行使监督职能,其监督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收支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可以随时掌握企业各部门活动的各种信息。因此,相比企业的其他监督形式,CFO监督和约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首席财务官的职责
首席财务官的主要职权有:参与制订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公司各级财务活动和资金收支情况;参与拟订财务预算、决策方案和发行股票、债务方案;审核公司新项目的可行性;与总经理共同批准规定限额内的经营性、投资性资金支出;参与拟订公司利润分配方案和亏损弥补方案;审核公司财务报表,与总经理共同确定其真实性,并上报本公司董事会;定期向董事会报告本企业资产和经济效益变化情况,及时报告企业重大经营问题。
首席财务官的主要责任是:对上报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与总经理共同承担责任;对国有资产的流失承担相应责任;对公司重大投资项目决策失误造成的经济损失承担责任;对公司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