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章 云图密码
堪培拉的清晨飘着细雪,国家气象局的玻璃幕墙映出五个人影。司徒凌霄穿着笔挺的深蓝色风衣,袖口的磨损处被细心地缝上了银线——那是林译桥趁他午睡时偷偷修补的,美其名曰“提升约会形象“。
“繁星,你的电子烟要收起来。“袁旗琪按住闺蜜的手,“这里是政府机构。“
宋繁星翻着白眼把电子烟塞进香奈儿腰包:“知道啦,我的首席风险官大人。“她忽然撞了撞林译桥,“喂,等下你负责翻译专业术语啊。“
林译桥瞬间挺直腰板:“包在我身上!“他特意换上了熨得笔挺的白衬衫,领口却因系得太紧泛出红痕。在自动门打开的瞬间,他抢先半步为宋繁星挡住冷风,却差点被旋转门夹住书包带。
会议室里,首席气象学家哈珀博士推了推圆框眼镜:“你们的量子计算模型确实能提高风暴路径预测的准确率,但气象局的数据系统...“
“我们可以做接口适配。“孙小欣立刻打开笔记本电脑,格子衬衫领口露出褪色的MIT校徽,“只需要开放三个核心数据端口...“
“等等。“哈珀突然笑了,“我是说,对我们而言适用性不大。但...“他转向司徒凌霄,“澳洲航空的风险管理部门,或许对这种跨界模型感兴趣。“
袁旗琪的手指在桌下轻轻扣动。她看见司徒凌霄的睫毛在眼下投出蝶翼般的阴影,那个曾被她视为“枯燥软弱“的男人,此刻正用指腹摩挲着保温杯上的航空公司标志——那是她昨天在便利店看见后悄悄塞进他包里的。
“我们有位机长曾用气象数据优化飞行路线。“哈珀递出名片,“或许他能帮你们牵线。“
走出气象局时,宋繁星突然跳上台阶:“林译桥,你英语这么好,怎么之前说自己是语言班的?“
林译桥的耳朵瞬间通红:“我...我是双学位!“他慌忙掏出学生证,却掉出三张写满“宋繁星“的草稿纸——那是他昨晚在青旅练习签名时留下的。
午后的阳光穿透云层,照在格里芬湖的冰面上。袁旗琪选了片背风的草坪,打开印着“驯服概率“LOGO的野餐垫。宋繁星和孙小欣正围着笔记本电脑计算航空公司的风险敞口,林译桥则借口“帮宋小姐调相机“,偷偷把她的电子烟藏进自己的防水背包。
“谢谢。“袁旗琪递给司徒凌霄一杯热可可,“如果不是你带我们来...“
“是哈珀博士认可你们的模型。“司徒凌霄盯着湖面,冰裂纹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斑,“我只是个领路人。“
“但领路人很重要。“袁旗琪忽然发现他的领带歪了,伸手替他调整,“就像在风暴中找到正确的航向。“
司徒凌霄的身体突然僵硬。他闻到她发间淡淡的雪松香水味,想起父亲临终前说的话:“真正的飞行不是躲避风暴,而是理解云的语言。“此刻,这个曾让他头疼的女人,正用指尖丈量着他心跳的频率。
“看!“林译桥突然指着天空,无人机拖着“繁星最美“的横幅掠过湖面。宋繁星愣住,随即爆发出大笑:“弟弟,你知道无人机在堪培拉市区飞行需要许可证吗?“
“我...我申请了!“林译桥慌忙翻找手机,却不小心把野餐垫上的三明治碰进湖里,“对不起!“
宋繁星看着他手忙脚乱的模样,突然抽出电子烟:“算了,姐姐教你怎么玩。“她对着天空吐出烟圈,在阳光下幻化成心型,“首先,你得学会在失控时保持优雅。“
暮色降临前,司徒凌霄陪着袁旗琪散步到战争纪念馆。玻璃幕墙上,晚霞正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我父亲曾说,数学是最纯粹的语言。“袁旗琪望着远处的雪山,“但今天在气象局,我突然觉得,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共鸣,才是最动人的。“
司徒凌霄点头:“就像飞行时,引擎的轰鸣与心跳的节奏达成一致。“他摸出那个碳纤维钱包,里面夹着一张字条——是袁旗琪在博物馆时塞进去的,上面写着“38K是我最喜欢的座位号“。
“下周去墨尔本吗?“他突然问,“那里有个航空数据展。“
袁旗琪转身,发现他镜片后的眼睛正映着自己的倒影。这个曾被她视为“木讷宅男“的男人,此刻正像解开数学题般,小心翼翼地拆解着她的每一个表情。
“好啊。“她微笑,“不过这次,我要订靠窗座位。“
司徒凌霄突然笑出声,笑声惊飞了纪念馆檐角的鸽子。他终于明白,所谓人生方向,从来不是在地图上画个圈,而是在遇见某个能与你共享云图的人后,心甘情愿地偏离既定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