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章 西昌卫星赋
盖闻天高地迥,星汉灿烂,自鸿蒙初辟,人类仰望苍穹,未尝不心驰神往。今我华夏,承古圣先贤之智慧,秉炎黄子孙之勤勉,于西南雄岳之麓,邛海碧波之畔,筑通天之台,铸问天之器,此乃西昌卫星发射之基也。
昔者张衡制浑天以测星辰,祖冲之演历法以窥天道,然终囿于目力所及。今观西昌重器,铁塔巍峨若昆仑玉柱,平台开阔似阊阖天门。长征系列火箭昂首待发,银箭刺破青冥,烈焰灼穿云雾,携国之重器直上九霄。此非独机械之力,实乃中华文明五千年智慧之结晶也。
观其地势,负横断之险要,揽云贵之雄奇。群山环抱如青龙盘踞,碧水潆洄似白练萦绕。昔诸葛武侯南征至此,观星象而叹天工;杨升庵谪戍永昌,望北斗而思故园。今以科技之伟力,辟深谷为通途,化险峰为屏障,终成航天重镇。每至发射良辰,四海贤才毕至,五湖俊彦咸集,共襄盛举。
丁酉年孟冬,嫦娥四号腾空而起,玉兔巡月背传捷报。是时也,烈焰喷薄如金乌振翅,声震寰宇若夔鼓齐鸣。箭体穿云破雾,轨迹划破长夜,直指蟾宫。四海观者屏息,九州黎庶欢腾,此诚“可上九天揽月“之壮举也。及至庚子年季夏,北斗收官之星由此升空,织就天网,覆被八荒。自此河汉定位有依,瀚海导航无碍,功在当代,利及千秋。
至若发射之盛况,尤足称道。指挥中枢内,红蓝指示灯如星河璀璨,数据流奔涌若大江潮生。工程师运筹帷幄,口令铿锵似金石相击;操作员屏气凝神,十指翻飞如伯牙操琴。倒计时声起,万人肃立,心潮共频。及至“点火“令下,火龙吐焰,雷霆万钧,扶摇直上九万里,真可谓“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细察其科技精要,运载火箭集冶金、化工、机械之大成。箭体合金可耐千度烈焰,导航系统精微胜于司南。燃料配方承火药之术而臻化境,整流罩设计法鲁班之巧而夺天工。更兼测控网络密布寰宇,远望船队巡弋重洋,天地一体,无远弗届。此等成就,非举国同心不能为,非厚积薄发不可得。
忆往昔,万户飞天之梦碎于荒野;看今朝,神舟往返已成寻常。自东方红响彻寰宇,至天宫傲立星河,六十载风雨兼程,几代人薪火相传。西昌基地栉风沐雨,见证多少不眠之夜:技术封锁时,工程师以算盘推演数据;暴雨突至时,战士以身躯护卫设备。终以“两弹一星“精神,铸就航天丰碑。
今海内升平,科技日新。西昌卫星频传捷报,助推中华复兴伟业。遥感卫星观沧海桑田,风云卫星测雨雪晴晦,通信卫星连天涯比邻,导航卫星指万里通途。昔郑和帆影所至,今北斗信号所覆,泱泱华夏,终成航天强国。
赞曰:邛海之滨起风雷,长征神箭破空飞。千年夙愿今朝遂,万里星河任来回。北斗织网寰宇靖,嫦娥探月玉兔归。科技报国书壮志,敢教日月换新晖。
太史公曰:观西昌壮举,可见中华复兴之势。昔屈子《天问》遗篇,今得圆满解答;张衡地动之仪,终有回响九天。此非独科技之胜,实乃文明之兴。吾辈幸逢盛世,当效航天人之志,穷究天人奥妙,勇攀科技高峰,方不负时代,无愧炎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