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3章 网络纷纷扰扰言
自从那段模糊的《霓裳羽衣舞》视频在“围脖”上意外走红后,“苏瑾”这个名字便如同被投入了巨大的舆论漩涡之中,赞美与诋毁齐飞,追捧与质疑共存。萧玉甯(苏瑾)虽然刻意回避,不去主动关注那些纷扰,但在这个信息无孔不入的时代,想要完全置身事外,几乎是不可能的。
林小满依旧是她最主要的“信息来源”。这位热情过度的室友,几乎是实时地向她转播着网络上的最新动态:
“苏瑾苏瑾!快看!你的舞蹈视频又被一个百万粉丝的美妆博主转发了!她说你的气质绝了,想跟你学古典仪态!”
“气死我了!你看这个什么‘武术协会’的认证账号,又发了一篇长文,说什么你的动作是‘舞术’不是‘武术’,缺乏实战价值,误导青少年!”
“哇!有个导演在评论区留言,说想找你试镜古装剧!你要不要考虑一下?说不定能当大明星!”
“呸!又来一个‘专家’!说什么你的服装虽然是现代的,但从动作推测不符合唐代宫廷乐舞的‘规制’,肯定是瞎编的!”
林小满时而兴奋,时而气愤,情绪随着网络上的风向起伏不定。而萧玉甯,则像一个置身风暴中心的旁观者,默默地听着,看着手机屏幕上那些或赞美、或诋毁、或充满恶意的文字,心中充满了困惑和一种难以言喻的不适感。
困惑的是,为何一段即兴的舞蹈,会引来如此大的关注和如此两极分化的评价?在这个时代,难道人们都如此……热衷于对素不相识之人评头论足吗?那些赞美固然令人愉悦(虽然她并不需要这些虚名),但那些诋毁和质疑,却让她感到一种深深的荒谬和愤怒。
她的舞蹈,源自南梁宫廷的传承,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凝聚着她多年的心血和对美的理解。那些所谓的“专家”、“传人”,凭什么仅凭一段模糊的视频,就对她的技艺和历史依据妄下论断?他们根本不懂!他们根本没见过真正的《霓裳羽衣舞》!
不适感则源于这种被无数陌生目光审视、被随意评论的“曝光”。在南梁,她的身份虽然尊贵,但也仅限于宫廷和上层贵族圈知晓。她的舞蹈,也只在特定的场合为特定的人表演。像这样被放到一个名为“网络”的、仿佛没有边界的巨大“广场”上,任由成千上万的人围观、议论、甚至谩骂,让她感到一种隐私被侵犯、尊严被践踏的屈辱。
她不明白,为何这个时代的人们,如此热衷于将自己或他人的生活细节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为何他们可以如此轻易地对一个素昧平生的人,发出如此刻薄、恶毒的攻击?
“这些人……为何如此?”她终于忍不住,蹙着眉问林小满,指着手机屏幕上一条充满人身攻击的评论(比如“长得就像个狐狸精,跳舞也是勾引人的骚浪贱”)。
“嗨!别理他们!这些都是‘键盘侠’、‘喷子’!”林小满不屑地说道,“就是一群躲在屏幕后面,现实生活中不如意,就在网上发泄戾气的人!他们就是嫉妒你长得好看、跳舞又好!”
“键盘侠?喷子?”萧玉甯咀嚼着这两个生动的贬义词,似懂非懂。躲在屏幕后面……难道这“网络”竟能让人隐去真身,肆意妄为吗?这岂不是比戴着面具的刺客还要可怕?至少刺客行凶,还需担上性命风险,而这些“键盘侠”,似乎只需敲敲手指,便能将恶毒的言语化作利箭,伤人于无形,却无需付出任何代价?
“那……官府不管吗?”在她的认知里,诽谤中伤、扰乱视听,理应受到律法的制裁。
“管?怎么管?网络这么大,人这么多!而且言论自由嘛,只要不是太过分的造谣诽谤,一般也……”林小意味犹未尽地耸耸肩。
言论自由?难道“自由”就意味着可以不负责任地口出恶言吗?萧玉甯对此深感不解。南梁虽也有言官风闻奏事,市井之间也难免流言蜚语,但像这般大规模的、匿名的、充满恶意的攻击,却是她从未想象过的。
这种源自价值观的巨大冲突,让她对这个看似便捷高效的信息时代,产生了更深的疑虑和警惕。
她开始有意识地减少接触网络上关于自己的信息。林小满再兴冲冲地跑来分享时,她也只是淡淡地应一声,不再细看。她强迫自己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到学习和制香上,试图用忙碌来抵御那些纷扰言论带来的负面情绪。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随着她在调香大赛初赛中顺利晋级,以及复赛日期临近的消息传开(又是林小满这个“大喇叭”透露出去的),网络上关于她的争议再次升级。
一些之前质疑她舞蹈“不合规矩”的账号,开始将矛头指向她的“制香技艺”。
“呵呵,跳舞是花架子,制香就能是真的了?怕不是又从哪里抄袭来的‘网红’配方吧?”
“一个历史系的学生,不好好读书,一会儿跳舞一会儿制香,花样倒是挺多,就是不知道有几分真本事。”
“警惕!打着‘古法’、‘传统’旗号的智商税越来越多了!大家擦亮眼睛!”
甚至有人开始“人肉搜索”(这个词是林小满告诉她的,意思是挖掘个人信息),试图扒出“苏瑾”的家庭背景、师承来历,想要证明她根本不可能掌握什么“失传技艺”。虽然由于学校和秦岳(或许?)的某种保护,这些“人肉”并未获得太多实质性信息,但那种被无数双眼睛在暗中窥视、试图揭开她所有秘密的感觉,依旧让她不寒而栗。
这些纷纷扰扰的言论,如同恼人的蚊蝇,挥之不去,让她原本就紧绷的神经更加疲惫。她开始失眠,食欲不振,甚至在图书馆看书时也难以集中精神。
她不明白,自己只是想安静地学习,想凭借自己的技艺谋生,为何会招致如此多的恶意和攻击?难道在这个时代,想要做一点与众不同的事情,就必须承受这些吗?
就在她为此备受困扰之际,秦岳教授再次“恰到好处”地出现了。
这次是在历史系的资料室。萧玉甯正在查找一些关于南梁时期香料贸易的资料,秦岳走进来,说是来找一份旧的期刊。
看到萧玉甯略显憔悴的脸色和眼底淡淡的青黑,秦岳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几秒,然后状似随意地问道:“最近……休息得不太好?”
萧玉甯心中一动,知道他恐怕又看出了什么。她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否认或掩饰。或许是连日来的压力让她有些不堪重负,或许是……她潜意识里也想找个人倾诉(虽然这个人很危险),她低声回道:“……是有些,被一些……网上的言论所扰。”
“哦?”秦岳放下手中的期刊,在她对面的椅子上坐了下来,摆出倾听的姿态,“是关于你跳舞和……制香的那些争议?”
果然,他什么都知道。萧玉甯苦笑了一下,点点头:“学生不明白,为何……只是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却会引来如此多的……非议和恶意?”
“因为,你触碰到了他们的‘规矩’,挑战了他们的‘权威’,也……动了某些人的‘奶酪’。”秦岳一针见血地说道。
“规矩?权威?奶酪?”萧玉甯不解。
“你看,”秦岳耐心地解释道,“无论是舞蹈还是制香,在现代社会,都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体系、标准和利益格局。比如舞蹈,有学院派,有各个流派,有商业演出市场;香氛产业更是如此,有国际大牌,有各种原料供应商,有调香师协会……你一个‘外来者’,突然以一种他们不熟悉、不理解、甚至可能威胁到他们地位或利益的方式出现,并且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关注,自然会引来警惕、质疑,甚至是打压。”
他顿了顿,看着萧玉甯若有所思的表情,继续说道:“至于那些匿名的‘键盘侠’,他们的恶意往往并非针对你个人,而更多是源于他们自身在现实生活中的挫败感、焦虑感,以及网络环境所提供的匿名庇护。他们需要一个靶子来发泄情绪,而你恰好因为‘出名’而成为了这个靶子。”
秦岳的这番话,如同拨云见日,让萧玉甯瞬间明白了许多。原来,那些看似莫名其妙的攻击背后,竟隐藏着如此复杂的现实因素和人性幽暗。这与南梁朝堂上那些因为权力、利益、派系之争而引发的明枪暗箭,何其相似!只是换了一种形式,转移到了这个名为“网络”的虚拟战场上。
“那……学生该如何应对?”萧玉甯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迷茫。
“应对?”秦岳笑了笑,“为什么要应对?你无法让所有人都喜欢你,也无法堵住所有人的嘴。你越是在意,越是试图辩解,反而越容易陷入他们的逻辑陷阱,被他们消耗精力。”
他看着萧玉甯的眼睛,认真地说道:“苏瑾同学,你要记住,网络舆论就像潮水,来得快,去得也快。大多数人都是健忘的,他们今天追捧你,明天可能就去追捧别人了;今天诋毁你,明天可能就找到了新的攻击目标。真正能留下的,是你本身所具有的价值。”
“价值?”
“对,价值。”秦岳点头,“你的舞蹈,你的制香技艺,你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这些才是你真正的立身之本。与其将时间浪费在与那些纷扰言论的缠斗上,不如专注于打磨你的作品,提升你的实力。当你拿出真正过硬的、无可辩驳的作品时,那些质疑和诋毁,自然会不攻自破。”
他这番话,掷地有声,如同醍醐灌顶,让萧玉甯混沌的思绪瞬间清明了许多。
是啊!她为何要因为那些无关紧要之人的言语而烦恼?她在意的不应该是那些虚无缥缈的网络评价,而是如何将自己掌握的技艺真正地展现出来,如何让那些失传的南梁香事重放光彩!
秦岳看着她眼中重新燃起的光芒,满意地点点头。他知道,这个看似柔弱的女生,内心有着超乎寻常的坚韧。她需要的,或许只是一个正确的引导,让她看清方向。
“当然,”他又补充道,“完全忽略舆论也不现实。你需要学会区分哪些是恶意的攻击,哪些是善意的批评或有价值的建议。对于前者,一笑置之;对于后者,则可以虚心听取,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同时,也要学会利用这个时代的规则来保护自己,比如保留证据,必要时寻求法律帮助等等。”
“利用规则……保护自己……”萧玉甯默默记下这句话。看来,在这个看似“自由”的网络世界里,也并非完全无法可依。
“还有,”秦岳看着她,眼神变得意味深长,“有时候,争议和关注,也并非全是坏事。它至少证明了,你的东西是特别的,是能够引起讨论的。如何将这种‘关注度’转化为对你有利的资源,而不是被其吞噬,这本身也是一种……智慧。”
将关注度转化为资源?萧玉甯咀嚼着这句话,若有所思。难道……这些纷扰,也能为她所用?
这次与秦岳的谈话,虽然依旧让她感到对方深不可测,但也确实为她解开了不少心结,指明了方向。她感觉自己看待网络舆论的心态,变得更加平和与理性了。
“多谢先生指点。”她再次诚心实意地道谢。这一次,不再仅仅是出于礼貌,而是真的心存感激。
秦岳微微一笑:“教学相长,不必客气。快去准备复赛吧,我很期待你在京城的表现。”
他的笑容温和,眼神中却似乎闪烁着某种……期待已久的猎人终于看到猎物走上预定轨迹的光芒。
萧玉甯没有察觉到这细微的变化。她满怀着重新振作起来的斗志,离开了资料室。
网络上的纷纷扰扰依旧在继续,但它们似乎再也无法轻易撼动她的内心了。她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复赛的准备之中,打磨香品,完善文案,学习现代礼仪和表达方式……
她知道,京城之行,将是一场真正的考验。不仅是对她制香技艺的考验,更是对她在这个时代生存智慧的考验。
而她,已经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
至于那些网络上的纷纷扰扰言?
便让它们,随风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