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视野的壮族形象建构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历史文献的壮族形象建构

壮族是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没有记史传统的民族,因此,也就没有一部记载自己民族历史的历史著作。壮族的历史只在中国历代王朝和民国时期的汉族书写者的历史、游记、地方志、博物志、风俗志等著作中有着一些不成系统的记载。这些著作可以总称历史文献。也正由于它们对壮族有所记载而具备了壮族形象的建构功能。当然,由于这些汉族作者在记载壮族的时候多是以中国(中原)中心的观点来看被当作是边缘的壮族,所以,其描述壮族的风格与基调以及由此所建构出来的壮族形象,很多都令壮族人感到不舒服。而这种不舒服感觉,从根本上说乃是由“他们无法表述自己,他们必须被别人表述”[1]的状况所决定的。那么,历史文献中的这种“中国”中心—“夷狄”边缘的书写结构模式到底建构出了怎样的壮族形象?体现出了怎样的建构规律?对我们今天又有着怎样的启示意义?这些就是本章所要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