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课 田氏代齐
春秋末年,姜氏政权被田氏所取代,齐国由姜姓国变为田姓国,史称田氏代齐。田氏代齐,完成了齐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田氏是如何经过长期而复杂的斗争取代姜齐的呢?
经典诵读
春秋末年,从陈国来的田氏取代姜氏自立为君,“田氏代齐”,未改齐国姜姓,可谓宗庙不改,政权未变,只是改变了国君的姓氏。
田氏由来
公元前672年,陈国发生了一起争夺王位的斗争,陈国的公子陈完在陈国无法安身,于是逃难来到了齐国。齐桓公让他做了掌管手工业的工正(官名),并赐给他一些田地。陈完为了感谢齐桓公的恩赐,改陈姓为田姓。田完是田氏家族在齐国的始祖。
家族振兴
田完的曾孙田须无,与名相晏婴同朝为官,并且是同道知己,是田氏家族振兴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他的儿子田无宇更是齐庄公的宠臣、齐景公的重臣。而且田无宇与他的儿子田乞都曾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修德于己、施惠于民。他们向百姓征收赋税时用小斗收进,赐给百姓粮食时用大斗量出,形成了百姓归附田氏的局面。
政变夺权
在姜氏失民心而衰微、田氏得民心而兴旺的形势下,田氏向姜氏进行的夺权斗争复杂而漫长,几经反复,历时六代140多年。关键性的政变夺权斗争有:公元前532年,田无宇联络鲍氏,挟制景公,掀起了一场驱逐栾、高氏的政变,既打败了政敌,又笼络了人心。齐景公死后,田乞再次驱逐高氏、国氏。公元前488年田乞杀晏孺子,迎立齐景公的另一个儿子阳生为悼公,田乞为相,迈出了向姜氏夺权的关键性一步。三年后田乞又杀悼公立简公。公元前481年,田乞的儿子田常又杀简公立平公,独揽大权。以后齐国的实权实际上一直掌握在田氏手中。
田氏代齐
田常的儿子田盘相齐宣公时,正值韩、赵、魏“三国分晋”事件发生。田盘及时与新诞生的韩、赵、魏三国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田氏几乎拥有了齐国。公元前391年,田和废齐康公,自立为齐君。公元前386年,周天子准许田和以齐侯的身份列名于周王室。至此,齐国的姜氏政权完全被田氏所取代。
知识链接
陈完奔齐
陈宣公二十一年(公元前672年),陈国发生内讧,太子御寇被杀死。陈完和御寇一直很要好,恐怕灾祸牵连到自己,便出逃到齐国。陈完逃到齐国的时候,正值齐桓公开创霸业的用人之时,齐桓公想要任他为卿,陈完婉言推辞说:“我这个寄居在外的小臣有幸能够免除种种灾难,已经是您给我的恩惠了,怎敢再担当这么高的职位,无端招致官员的指责呢?”齐桓公就让他但任管理百工的工正。
陈完在齐国期间讲仁守义,办事得体,表现出很高的道德修养。有一次,陈完在白天招待齐桓公饮酒,正喝到兴头上,天黑了。齐桓公说:“点上灯继续喝!”这时陈完很恭敬地站起来说:“臣只知道白天侍奉君主饮酒,不知道晚上陪饮,实在不敢奉命。”后人评价陈完的这种做法时说:“用酒来完成礼仪,不能无限度地继续下去,这就是义;陪君主饮酒完成礼仪后便不再使君主过量过度,这就是仁。”陈完在任工正期,齐国达到了“工盖天下”“器盖天下”的争霸目标。他凭自己的德行和政绩稳定了在齐国的地位。
田完娶了大夫齐懿仲的女儿为妻,人丁兴旺。田完死后,谥号敬仲,故又称田敬仲。其子孙世袭工正之职,家业殷荣。
田无宇“小斗进、大斗出”
齐相晏婴在谈到齐国政治形势时曾说:“齐国姜氏到了末世了,齐国很有可能属于陈氏。原因是国君不爱护他的百姓,听任他们归附陈氏。陈家在借给百姓粮食时用自制的大量器,而用公家的小量器收回。陈家在市场上卖的木料,价格不高于山上;在市场上卖的鱼盐,价格不高于海边。而国君却强征百姓收获的三分之二。自己的积蓄腐朽生虫了,也不管饥饿生病的百姓,只知道滥用太繁太重的刑罚。在百姓饥寒交迫之时,得到的是陈家的赏赐。陈家爱百姓如父母,百姓归附他自然如同流水一样,想躲开百姓的拥护也躲不开。”

饮桓公酒,乐。公曰:「以火继之。」辞曰:「臣卜其昼,未卜其夜,不敢。」君子曰:「酒以成礼,不继以淫,义也。以君成礼,弗纳于淫,仁也。」 《左传》
拓展活动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被称为颠扑不破的真理,你认为对吗?请你再找一个这样的历史故事,进一步证明这一至理名言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