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的未婚妈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苗寨初印象

在贵州的大山深处,藏着一个宛如世外桃源般的苗族小山村。这里,是雅婷出生和成长的地方。

连绵起伏的山峦像忠诚的卫士,将小山村紧紧环抱,外界的喧嚣与纷扰被远远隔绝,使得它宛如尘世之外的一方净土,静谧而安宁。

踏入村子,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层层叠叠的梯田。它们犹如登天的阶梯,顺着山势蜿蜒铺展,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每至春夏交替之际,梯田里蓄满了水,在明媚阳光的轻抚下,水面波光粼粼,亮闪闪的,仿佛一面面巨大的镜子被精心镶嵌在翠绿的大地上。

抬头望去,蓝天白云悠悠飘荡,四周青山绿树郁郁葱葱,全都被倒映在这如镜的水面上,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如梦似幻的山水画卷。

微风拂过,水面泛起层层涟漪,水中的倒影也随之摇曳起来,宛如一幅流动的水彩画,美得让人陶醉,让人忍不住驻足凝视,想要将这美好的瞬间永远铭记心间。

村子里,错落分布着一幢幢古朴的木质吊脚楼。这些吊脚楼全由当地的木材搭建而成,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

屋顶上覆盖着青灰色的瓦片,在岁月的漫长侵蚀下,瓦片上渐渐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青苔,就像给屋顶披上了一件绿色的绒衣,为这些古老的建筑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与沧桑韵味。

楼前屋后,常常能看到村民们晾晒的衣物,五颜六色的,在微风中轻轻飘动,为宁静的小山村增添了一抹生动活泼的生活气息。

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从村边潺潺流过,溪水欢快地流淌着,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仿佛在演奏一首美妙的自然交响曲。

溪水清冽甘甜,捧起一掬,入口便是满满的清凉与甘甜。溪水中,小鱼小虾欢快地穿梭于水底的沙石之间,时而追逐嬉戏,时而静止不动,仿佛在和人们捉迷藏。

溪边,是女人们的天地。她们常常三五成群地聚集在这里,一边熟练地清洗着衣物,一边家长里短地闲聊着,欢声笑语回荡在溪水之上。

不远处,一群孩童在溪边尽情地奔跑玩耍,他们互相泼水嬉戏,溅起串串晶莹的水花,水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五彩的光芒,就像他们纯真无邪的童年梦想。

孩子们的笑声清脆响亮,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为这个宁静的小山村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与活力。

小山村虽然地处偏远,十分封闭,但这里的民风却异常淳朴。村民们彼此之间互帮互助,相处得十分融洽。哪家有了困难,不用开口,邻里乡亲们都会主动伸出援手,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给予帮助。

在这里,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早已成为一种习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善良,就像这里的山水一样,纯净而美好。

然而,在这片看似美好的土地上,却也有着一些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和习俗,它们如同无形的绳索,紧紧束缚着村民们的思想和生活。女孩子到了16至18周岁,便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早早地就会被安排定亲。

定亲仪式在村子里是一件大事,男方家会精心准备丰厚的彩礼,带着亲朋好友,热热闹闹地前往女方家。彩礼中,不仅有象征着团圆和吉祥的糍粑、寓意着生活甜蜜的米酒,还有做工精美的银饰等贵重物品,每一样都饱含着男方家对这门亲事的重视和期待。

女方家则会摆上丰盛的酒席,热情地招待前来的宾客。在众人的见证和祝福声中,双方家长郑重地交换信物,宣告两个年轻人的缘分就此定下。

定亲之后,两人会有两年的相处时间,用来培养感情,增进了解,期满之后,便会举行更为隆重的正式婚礼,结为夫妻,开启新的人生旅程。这种习俗在村子里代代相传,历经岁月的变迁,始终未曾改变。

在这个小山村,妇女们承担着生活的大部分重担。她们勤劳能干,心灵手巧,家中的大小事务几乎都由她们一手操持。

每天天还未亮,妇女们就早早地起床,开始准备一家人的早餐。随后,她们要送孩子上学,接着便马不停蹄地赶到田间地头,开始一天的劳作。

无论是播种、插秧,还是除草、收割,她们都做得熟练而认真,丝毫不比男人们逊色。回到家中,她们还要照顾老人,操持家务,洗衣做饭,一刻也不得闲。

然而,尽管妇女们如此辛苦,重男轻女的观念却依旧在村子里盛行。在村民们的传统认知里,只有男孩才能传宗接代,延续家族的血脉,女孩终究是要嫁出去的,是“别人家的人”。这种落后的观念,像一道沉重的枷锁,深深地压在每一个女性的身上,限制了她们的发展,也剥夺了她们追求自由和梦想的权利。

1998年,雅婷就出生在这个充满着美好与无奈的小山村。她在梯田的波光中、吊脚楼的屋檐下,听着溪水的欢歌,看着青山的翠影渐渐长大。童年的她,天真烂漫,无忧无虑,尽情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美好与宁静。那时的她,还未曾意识到,未来等待着自己的,将是一条充满坎坷与艰辛的人生之路。而她与命运的抗争,也将从这里悄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