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一小山村,日常过日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1章 霜降

这天,由于下雨,家里人把饭桌子抬进了余奶的屋里。几个小孩也没像往常一样跑出去玩,都乖乖待在家里。

余母他们早就把饭菜做好了,本来想留余坤清在家吃午饭。可余坤清说身上衣服湿了,得回家换换,跟大家打了声招呼,就匆匆忙忙跑回去了。

余坤清走后,余母手里还紧紧攥着那个牛皮袋,心里震惊得不行。她心里盘算着,加上这袋子里头的钱,家里都能盖两座新房子啦!

等饭菜都端上桌,余母还抓着牛皮袋出神。余坤安见状,伸手在她眼前晃了晃,打趣道:“阿娘,回神啦,别高兴得傻掉咯。”

“你个没大没小的龟儿子。”余母笑着拍了他一下。

随后,余母从牛皮袋里抽出七张大团结,给三个儿媳妇每人两张,又给老太太一张当零花钱。老太太笑呵呵地接过,把钱放进衣服内兜,还轻轻拍了拍。

余母拿着牛皮袋回屋放好,这才出来吃饭。

吃完饭,余大嫂和余二嫂收拾好碗筷。几个小孩在屋里待不住,跑到外面的台阶上玩耍。几个大人也不着急去地里干活,就在屋里闲聊。

“他爹,你说咱是不是该去村委把宅基地申请下来?钱再攒攒,就够盖新房子咯。”余母说道。

“嗯,我抽空去村委申请。直接申请三块宅基地吧。”余父磕了磕烟斗,接着问道,“你们三个想要哪里的宅基地?要不要分开?”

“阿爹,我们三家的宅基地就挨在一块儿吧,别分开了。”余坤军说道。

“是啊,阿爹,就申请一块大的,都盖在一起。”余坤志也附和道。

“阿爹,我们家这边就挺好的,您把旁边的宅基地一块儿申请下来呗。”余坤安家院门边有条小溪,小溪过去是一大片空地,因石子多,没种庄稼,被村里划作了的宅基地。

“这块地倒是不错,地势平坦,离得又近。就是面积太大,咱们家可能申请不下来,估计你们三个人的宅基地加起来只能申请到一半。”

“阿爹,您先问问村委的意见。要是可以的话,咱们多出点钱,把多出来的地也申请下来,到时候院子能宽敞些。”余坤安提议道。

“也行,我到时候一并问问。”余父应道。

“阿爹,您得空的时候给你孙子、孙女们打一套长条桌子和高点的凳子呗,方便他们写字。现在他们都是趴在长条凳上写,太不方便了。”余坤安看着外面几个孩子正为晚上的故事努力写字,便说道。

“好,忙完这段时间我就打。这两天我先去砍棵栎木晾晒好。”听说这桌子和凳子是给孙子孙女学字用的,余父爽快地答应了。

“阿爹,等天晴些,我去砍树回来,不用您操心。”余大哥说道。

余坤安则走出屋子,来到几个孩子身边。他发现余晓雅和余文泽的握笔姿势很标准,可其他孩子却都是一把抓。他逐个帮孩子们调整好握笔姿势,然后看着他们写数字。余文波写着写着,又变成一把抓了。余坤安干脆搬了条凳子坐在他身后,握着他的手写了好一会儿,他才改过来。

过了一会儿,雨还是时断时续地下着。余父放下烟头,招呼大家带上斗笠、锄头,背着麦种,准备去地里继续种麦子。

“都好好按照我刚才教的写哈,争取比昨天有进步,知道不?”余坤安叮嘱道。

“阿爹/老叔,知道了。”孩子们齐声回答,余文洲依旧大声且信誓旦旦地应道。

余坤安笑着走出院子。到了地里,余父、余大哥、余二哥负责开垄,余母撒麦种,余坤安撒拌了肥料的草木灰,大嫂、二嫂和王清丽则跟在后面扒土盖麦种。

下着雨,众人皆埋头专注于手中的活计,时光在雨声与劳作声中悄然流逝,直至下午四五点,雨势方才渐渐停歇。然而,余坤安等人并未因此停下手中的活计,他们在地里撒种盖土。

大家一直忙活到6点钟左右,天色渐暗,才收工回家。一进家门,余奶已经熬好了一大锅生姜水,水里还放了一块红糖,甜辣交织的味道弥漫在空气中,并不难闻。她给每个大人都倒了一碗,也给每个小孩子倒了一小碗。

一碗生姜水下肚,温暖从胃里蔓延至全身,人也渐渐暖和起来。在伙房里打好了热水,大家各自回屋擦洗身子,换上干净的衣服。余坤安换好衣服,本想躺在床上歇会儿,哪知刚闭上眼睛,就感觉脸上有一只小手在胡乱扒拉。

“让我猜猜是谁在捣乱呀,嗯,等我摸摸看。”余坤安也没睁眼,直接用手在余文洲身上胡乱摸索。

“哈哈哈,阿爹,是我,哈哈哈……”余文洲被摸到痒痒肉,笑得前仰后合。

“你个臭小子,怎么上床来了。”余坤安把小儿子按在身边躺下。

“我来找阿爹去骑木马儿……”余文洲眨巴着大眼睛,一脸期待地说。

“乖儿子,阿爹累了,你帮阿爹捶捶背。”余坤安拿过一个枕头垫在头下,翻身趴下。

“好。”余文洲说着,就捏起小拳头在余坤安背上胡乱捶起来。可没过一会儿,他就呼呼喘着粗气,拳头也软绵绵的,没了力气。

“阿爹,好了没有,好累啊~~~”余文洲陆陆续续问了好几次,都被余坤安以各种理由忽悠了。最后,他实在撑不住了,直接趴在余坤安背上不动了。

余坤安见状,更觉有趣,便让余文洲给他踩背按摩。小家伙一听,又来了精神,爬起来就踩了上去,结果站不稳,一屁股坐在余坤安背上。

“哎呀,你个臭小子……”余坤安无奈地笑着,只能起身和余文洲闹着玩。

玩了一会儿,余坤安才从屋里出来。几个孩子看到他,立刻抓起本子递过来,积极的让他检查。

还真别说,今天大家写的数字比昨天还是有进步的。余坤安让大家把本子和笔放回去,就坐在台阶上看着外面。因为下雨,四周都是雾蒙蒙的,仿佛给这个世界披上了一层薄纱。

几个孩子回来,缠着要他早点讲故事。余坤安看着要开饭了,时间不够,便灵机一动,说:“先给你们预热一下,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几个小孩都摇摇头,他们因为没有上学,对日历这些都不清楚。

“首先呢,给你们讲讲什么是节气。节气就是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老祖宗发明的,用来记气候和时间的。一年总的有二十四个节气。”

说完,余坤安看着几个孩子,发现他们脸上都听得认真,没有不耐烦,便继续讲:“今天啊,是霜降。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都知道霜吧,霜降的意思就是以后天气会慢慢变凉,树叶会慢慢变黄、掉落,天气会越来越冷,大家穿的衣服会越来越多,明白了吗?”

“老叔,二十四节气是哪些啊?”余文泽好奇地问到。

“小泽问得好,老叔教你们节气歌。来,跟着我念: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几句诗里面说的就是二十四节气,春天的节气就是第一句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夏天就是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天是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天是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你们看是不是霜降就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还有哦,霜降呢要吃柿子,霜降的下一个节气是立冬,你们想不想知道立冬要吃什么啊?”

听到节气还有好吃的,孩子们可兴奋了,眼睛里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老叔/阿爹,立冬要吃什么啊?”

“立冬要吃炖鸡肉,想不想吃?”

“想吃。还有多少天立冬啊,好想快点立冬。”余文涛叫到。

“还有15天立冬,我明天教你们从10数到20,你们数着天数,等到了立冬,让你们阿奶给你们杀鸡炖鸡肉吃哈。”

“好,老叔,我会提醒阿奶的。”余文涛认真地说。

“阿爹,我要吃柿子。”余文源则在后面说。

“等吃完饭,阿爹给你们每人发一个又软又甜的柿子。”

“好、吃柿子啰~”孩子们欢呼起来。

这时,余母在老太太屋里叫着开饭了。屋里有点暗,所以点着煤油灯,微弱的灯光在雨夜中摇曳。

余坤安记得他们这儿得等到明年年中才能牵电线,所以还要等好长一段时间才能用上灯泡。不过,此刻的温暖与欢笑,已经足够照亮这个家。

晚饭后,待众人收拾妥当,齐齐聚到老太太屋里时,余坤安早已将橙红色的柿子摆在了桌上。霜降时节,他们这儿有吃柿子的习俗,民间还流传着这么个说法:霜降这天若不吃杮子,整个冬天,嘴唇都会干裂起皮。

几个孩子人手一个柿子,小口小口地吸吮着被皮包裹着的甜美汁水,模样可爱极了。余文洲也没闲着,双手紧紧攥着柿子,用力一掰,橙红色的汁水瞬间溅了他满手。“哎呀妈呀!”他惊叫一声,随即舔了舔手上的汁水,眼睛眯成一条缝,嘴里嘟囔着:“好甜呀,好甜呀!”接着,他便不管不顾,大口大口地啃起柿子,汁水顺着下巴、脖子,一直流到衣服上,活脱脱一个小“花猫”。

几个大人也乐呵呵地吃着柿子。

他们村尾就有两颗柿子树,深秋一到,柿子叶渐渐凋零殆尽,枝头那一个个红透熟透的柿子,宛如小灯笼般挂满梢头,红得喜庆,瞧着就让人满心欢喜。余坤安打算移栽几棵柿子苗到自家院子里,以后年年都有柿子吃,还能装点院子,又好吃又好看。

老太太忍不住感叹:“生活真是越过越好了呀。”

余坤安笑着接话:“阿奶,等咱家新房子建好,通了电,装上灯泡,晚上屋里亮堂堂的,您肯定会更欢喜。”

余二嫂皱着眉头,担忧道:“哎,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轮到咱们这儿拉电线。”

余二哥说到:“听说咱村和田坝村的村委都去乡政府申请了,估计快了,咱就耐心等着吧。”

柿子虽好吃,却也不能贪多,所以每个孩子都只能吃一个。等他们吃完,打水把手上的黏糊汁水擦干净后,余家小院便迎来了每晚固定的“节目”:女人们坐在一旁穿针引线,其他人或做着手里的活儿,或找个地方坐下,将余坤安围在中间,听他讲故事。

故事讲完,大家就各自回屋睡觉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