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账本陷阱
子时的梆子声刚过,沈昭临便掀开了囚帐的帘子。
帐内只点了一盏羊角灯,昏黄的光晕里,裴照野正倚着木栅栏小憩。听见脚步声,他缓缓睁开眼,唇角勾起一抹了然的弧度:“将军果然来了。“
沈昭临没有卸甲,腰间的佩剑随着步伐轻响。她在离囚笼三步远的地方站定,从怀中取出那枚带血的箭头:“解释清楚。“
“北狄左贤王的亲卫箭矢。“裴照野扶着栅栏站起身,素色衣袍在灯光下泛着月华般的微光,“三日前射入我商队一名伙计的咽喉。“
“说重点。“沈昭临的指尖敲击着剑柄。
裴照野不慌不忙地从袖中取出一个油纸包:“将军可认得这个?“
油纸展开,里面是一块黑褐色的膏状物。沈昭临凑近嗅了嗅,眉头骤然拧紧:“阿芙蓉?“
“而且是提纯过的上等货。“裴照野用指尖碾开一点,“北疆大营近三个月有十七名士兵无故昏迷,将军可曾想过原因?“
沈昭临后背窜上一股寒意。那些士兵都是精锐斥候,昏迷前都执行过边境巡逻任务。军医诊断是染了瘴气,可如今想来...
“他们在刺探北狄动向时被下毒了。“裴照野的声音轻得像雪落,“而这毒,就混在军饷车队运送的药材里。“
沈昭临一把攥住他的手腕:“你怎么知道这些?“
裴照野吃痛,却仍保持着微笑:“因为负责采购这批毒药材的,是家父的商号。“他忽然压低声音,“兵部侍郎周显是我生父。“
这句话像一记闷雷砸在沈昭临耳畔。她松开手,不自觉地后退半步。裴照野腕上留下一圈红痕,在苍白皮肤上格外刺目。
“二十年前,他强占我生母,事后为保官声,将她转卖给家父为妾。“裴照野抚摸着腕上红痕,语气平静得像在说别人的故事,“我此番北上,就是要他血债血偿。“
沈昭临盯着他看了许久,忽然冷笑:“所以你是来借刀杀人的?“
“不。“裴照野从怀中取出一本崭新的账册,“我是来送将军一份大礼。“
账册封面上烫着兵部的徽记。沈昭临翻开第一页,发现与白天所见那本几乎一模一样,唯独最后几页的数额有了微妙变化。
“这是...“
“周显亲笔所书的真账册,我临摹了九成九。“裴照野的指尖点在最后一页的印章上,“唯独这枚私印,我做了些手脚。“
沈昭临凑近灯光细看,发现印章边缘多了一道几乎不可见的细纹。
“三日后,周显的心腹会来取银两。“裴照野的声音带着蛊惑的意味,“将军只需将这本假账册'不慎'落入他手中...“
“他会以为账册被做了手脚,急着回去报信。“沈昭临眼中闪过锐光,“我们就能顺藤摸瓜。“
裴照野含笑点头:“届时将军派精兵尾随,不仅能截获通敌证据,还能...“他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
帐外风声呜咽,吹得灯焰忽明忽暗。沈昭临的侧脸在光影中棱角分明,她忽然伸手掐住裴照野的下巴:“我凭什么信你?“
裴照野被迫仰头,喉结在薄皮下滚动:“就凭...“他忽然咳嗽起来,一缕鲜血从唇角溢出,“我活不过二十五岁。“
沈昭临猛地松开手。裴照野用袖子擦去血迹,苦笑道:“生母怀我时被灌了红花,我天生心脉有损。医者说,我至多还有两年阳寿。“
他解开衣领,露出心口处一道狰狞的疤痕:“这是十五岁那年咯血不止,家父请巫医烙的符印。可惜...“指尖抚过凹凸不平的皮肉,“连神明都不愿收我这条贱命。“
沈昭临别过脸去。她忽然觉得帐内空气稀薄,铁甲下的里衣已被汗水浸透。
“将军若不信,大可派人去江南查证。“裴照野系好衣领,“裴某愿留在军中为质。“
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良久,沈昭临抓起那本假账册转身就走。到帐门口时,她头也不回地丢下一句:“明日辰时,中军帐议事。“
掀帘的刹那,她听见裴照野极轻的笑声:“恭送将军。“
风雪扑面而来,沈昭临深深吸了口气。方才那一瞬,她竟觉得那病弱书生的眼神比北狄的刀锋更令人胆寒。
三日后,雪停了。
沈昭临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缓缓行来的车队。她今日特意换了轻甲,腰间佩剑用布条缠住了剑鞘,以免反光打草惊蛇。
“都安排妥当了?“她问身后的赵锐。
赵锐点头:“按将军吩咐,两百精骑已埋伏在峡谷两侧,只等信号。“
沈昭临摸了摸袖中的假账册。这三天她与裴照野反复推演每个细节,那病秧子竟展现出惊人的谋略天赋,连最坏的情况都准备了应对之策。
“他呢?“
“裴公子在箭楼。“赵锐神色古怪,“他说...要亲眼见证。“
沈昭临冷哼一声。自那夜长谈后,裴照野便以“军师“身份暂住箭楼。表面上是协助破案,实则是她变相软禁。奇怪的是,那人非但不恼,反而整日伏案疾书,偶尔咳嗽着向她讨要墨锭。
“来了。“
城下传来马蹄声。沈昭临整了整铠甲,大步走下城楼。官道上一队人马已至城门,为首的是个留着山羊须的中年文官,身后跟着十余名护卫。
“可是兵部刘主事?“沈昭临抱拳行礼。
文官倨傲地点点头:“本官奉周侍郎之命,来取上月耽搁的军饷。“他环视四周,压低声音,“还有那批'药材'。“
沈昭临面露难色:“大人可否借一步说话?“
将刘主事引入偏厅后,她故作紧张地关上门窗,从袖中取出假账册:“下官在清点军饷时,发现了这个...“
刘主事接过账册,刚翻两页就脸色大变:“这、这是从哪得来的?“
“就藏在装银两的箱底。“沈昭临凑近几分,“下官怀疑,营中有人要陷害周大人...“
刘主事匆匆翻到最后一页,看到那枚做了手脚的印章时,手指剧烈颤抖起来:“不好!这是要出大事!“他猛地合上册子,“沈将军,此事万万不可声张!本官需立即回京禀报!“
沈昭临佯装惶恐:“那军饷...“
“暂且不动!“刘主事将账册塞入怀中,“将军切记守口如瓶,待周大人查明真相,必有重谢!“
送走刘主事后,沈昭临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她转身走向箭楼,推门就见裴照野倚窗而立,正望着远去的车队出神。
“鱼咬钩了。“她说。
裴照野回头,苍白的脸上浮现一抹红晕:“将军可信我了?“
沈昭临不答,径自走到案前,拿起他这些天写就的纸张。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北疆各营的布防漏洞,甚至还有改良建议。她越看越心惊,这些见解之精辟,连父亲麾下的老将都未必想得到。
“你懂兵法?“
裴照野轻笑:“家父做药材生意前,曾是南境边军的小校。“他忽然咳嗽起来,指缝间渗出丝丝血迹,“可惜...死在了自己人的暗箭下。“
沈昭临心头一震。她忽然意识到,眼前这个看似文弱的商人,骨子里刻着比她更深的仇恨。
“日落时分行动。“她放下纸张,转身走向门口,“你留在城中。“
裴照野却拦住她:“将军且慢。“他从枕下取出一把精致的匕首,“带上这个。“
匕首出鞘,寒光凛冽。沈昭临挑眉:“防身?“
“周显有个习惯。“裴照野的指尖抚过刃口,“重要文书都缝在贴身的软甲内。“他抬起眼,眸中闪过一丝狠厉,“这匕首能破金丝甲。“
沈昭临接过匕首,忽然觉得掌心发烫。她想起父亲常说:最毒的蛇,往往披着最艳丽的皮。
峡谷中的厮杀结束得很快。
刘主事的护卫不过二十余人,面对两百精骑的伏击,连半刻钟都没撑住。沈昭临亲手斩下刘主事的头颅时,那枚假账册正从他怀中滑落,溅上温热的血。
“搜身。“她命令道。
亲兵很快从尸体贴身处取出一封密信。沈昭临割开染血的封漆,里面赫然是北疆各营的布防图,背面还有周显亲笔所书的北狄文——承诺在腊月廿三打开西线关口,放北狄铁骑入境。
“果然通敌...“沈昭临攥紧信纸,忽然想起什么,转头看向身后的山崖。
月光下,一道素白身影静静立在崖边。风雪翻卷着他的衣袂,仿佛随时会将他吹落深渊。沈昭临眯起眼,看见裴照野朝她举起一个酒囊,仰头饮尽后,将空囊抛入深谷。
那姿态,像在祭奠什么。
回营途中,沈昭临故意放慢马速,与裴照野并行。
“周显活不过冬至。“她低声道,“朝廷最恨通敌之罪。“
裴照野望着远处起伏的山峦:“多谢将军成全。“
月光照在他侧脸上,沈昭临忽然注意到他眼角有泪痕。她正欲开口,却见裴照野身子一晃,险些栽下马去。
“喂!“她一把扶住他,触手却是滚烫的体温。
裴照野虚弱地笑了笑:“无妨...旧疾罢了。“话音未落,一口鲜血喷在雪地上,宛如落梅。
沈昭临不由分说将他拽到自己马上,用披风裹住那单薄的身躯:“逞什么能!“
回营后,军医诊断是风寒引发的心脉旧伤。沈昭临守在病榻前,看着裴照野在昏迷中仍紧蹙的眉头,鬼使神差地伸手抚平。
“将军...“赵锐在帐外轻唤,“周显的通敌证据已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沈昭临点点头,目光却未离开裴照野苍白的唇。那里还残留着血迹,像雪地里凋零的花瓣。
“还有...“赵锐欲言又止,“属下查了裴公子的底细。他确实是江南裴氏的庶子,但...“
“但什么?“
“但他生母不是病逝,而是被周显派人勒死的。就在裴公子十岁那年。“
沈昭临的手指僵在半空。她忽然明白裴照野为何要饮那囊酒,又为何落泪。
那不是庆祝,是祭奠。
帐外风雪渐急,沈昭临添了盆炭火,拨亮灯芯。灯光下,裴照野的睫毛在脸上投下细密的阴影,像个无辜的孩子。她轻轻叹了口气,将染血的匕首放在枕边。
“睡吧。“她低声道,也不知是说给谁听,“明天还有硬仗要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