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作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秋日课桌上的根号爱情

十月的阳光像融化的黄油,均匀地涂抹在教室窗台上。李小乐盯着黑板上的立体几何题,手中的三角板突然被人轻轻一推,原本歪斜的辅助线竟神奇地垂直于底面。他抬头看见苏小满冲他眨眼,笔尖在草稿纸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笑脸。

“第 3题用三垂线定理。”她的声音混着粉笔灰落在他耳尖,校服袖口的茉莉香盖过了黑板擦的木屑味。李小乐慌忙低头,发现自己的草稿本上不知何时多了行小字:“昨晚在旧仓库找到 1998年的课程表,你爸爸和我妈妈的名字在同一行。”字迹边缘晕着淡淡的蓝,像是钢笔出水时手在发抖。

下课铃响起时,王磊像只花蝴蝶般扑过来,书包带子上还挂着没吃完的辣条。“乐哥,教导主任在公告栏贴了新的作弊案例!”他抖开手机相册,屏幕上是高二 2班某个男生的作文纸,上面用荧光笔写着“选择题答案”,却被不知哪来的麻雀啄成了“选择题答”。作文纸右下角,还留着半枚沾着泥的猫爪印。

苏小满突然轻笑,手指戳了戳李小乐的胳膊:“上周你帮他打掩护,结果他的小抄被风卷到女厕所,现在保洁阿姨看见他就翻白眼。”她说话时,手腕上的蓝色校徽手链晃了晃,和李小乐挂在书包上的校徽钥匙扣一模一样——那是上周值日生时,两人在旧仓库捡到的成对物件。

午休的图书馆飘着旧报纸的霉味。李小乐跟着苏小满穿过摆满《龙门专题》的书架,看她熟练地抽出一本《立体几何精讲》,书脊上贴着泛黄的标签:“周明老师捐赠”。靠窗的老位置上,她的保温杯和他的搪瓷缸并排而放,杯口还冒着热气,像两个悄悄靠近的标点符号。

“看好了,正方体的体对角线……”苏小满的钢笔在草稿纸上画出棱角分明的立方体,笔尖突然顿住,“你上周在旧仓库捡到的实验日志,最后一页是不是画了这个图形?”李小乐点头,想起泛黄的纸页上,两个小人站在立方体两侧,中间用虚线连着各自的校徽,旁边标注着“双锚点共鸣区域”。

窗外的梧桐叶突然沙沙作响,一片叶子正巧落在苏小满的笔记本上,叶脉纹路竟与立方体的棱线完全重合。她抬头时,阳光正穿过她睫毛的阴影,在桌面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撒了把未拆封的星星。“其实,”她突然翻开自己的课本,里面掉出张偷拍的照片——运动会上李小乐接力跑时的背影,校服号码被夕阳染成暖金色,“王磊说你上次帮我捡羽毛球时,撞翻了三个铅球,是不是故意的?”

李小乐的耳尖瞬间发烫。那天他确实盯着苏小满挥动球拍的样子出了神,白色的羽毛球在她头顶划出优美的弧线,直到球落在脚边才慌忙去捡,结果碰倒了铅球架。更要命的是,滚落的铅球在地面上砸出的痕迹,竟和旧日志里的“双锚点共振图”一模一样,三个凹点连成的直线,正指向他和苏小满的位置。

“哪、哪有。”他结巴着反驳,视线却忍不住落在苏小满锁骨下方的淡褐色胎记上——形状像片小树叶,和他后颈的胎记如出一辙。上周值日生时,两人用同一把扫帚扫落叶,扫帚突然在地面画出“2003.6.1”的数字,正是他们的生日,当时苏小满惊讶的表情让他心跳漏了半拍。

下午的物理课弥漫着橡皮烧焦的味道。李小乐盯着示波器上的正弦曲线,突然听见苏小满轻声说:“你记不记得,幼儿园午睡时我们总被分到相邻的小床?阿姨说我们睡觉都要牵着手,不然就会哭。”她说话时,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课桌上的划痕,那是往届学生刻的“早生贵子”,被阳光晒得发白。

放学前的班会课,周明老师抱着一摞作业本走进来,镜片后的目光在李小乐和苏小满身上多停留了两秒。“下周运动会,两人三足项目还缺一对选手。”他敲了敲黑板,粉笔灰落在“文明校园”的标语上,“李小乐、苏小满,你们俩试试?”

教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嘘声。王磊吹着口哨起哄,苏小满的耳朵尖红得比黑板上的倒计时数字还要鲜艳。李小乐看见她悄悄翻开课本,在“两人三足”四个字旁边画了个牵手的简笔画,两个小人脚下踩着的,正是旧日志里的立方体图案。

放学后的操场浸在橘红色的夕阳里。李小乐和苏小满绑着布条练习,他的左脚和她的右脚之间隔着五厘米的距离——这是他们心照不宣的“安全距离”。“左、右、左……”苏小满数着拍子,手腕上的校徽手链撞在他的钥匙扣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歪了歪了!”王磊举着手机录像,笑得前仰后合,“乐哥你是不是故意踩小满的脚?”李小乐慌忙否认,却在抬头时撞见苏小满眼底的笑意。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老长,和他的影子在地面交叠,像极了旧日志里那两个手拉手的小人。

暮色中的旧仓库传来木板的吱呀声。李小乐跟着苏小满钻过生锈的铁门,手电筒的光束扫过积灰的货架,停在一个贴满封条的纸箱上。“就是这个。”苏小满撕开胶带,里面整整齐齐码着泛黄的实验日志,每一本封面上都画着相同的立方体图案。

“1999年 10月 15日,双锚点实验第一次成功记录:7号与 8号观测体距离缩短至 0.3米时,周围三米内的金属物品出现轻微悬浮……”李小乐念着日志上的文字,手电筒的光突然照到一张泛黄的照片——二十年前的实验室里,两个婴儿躺在相邻的保温箱中,手腕上戴着同款蓝色校徽手链。

苏小满的手指突然颤抖,照片上的婴儿后颈处,分明有着和她一模一样的树叶形胎记。“原来我们真的从出生就被绑定了。”她的声音很轻,却在寂静的仓库里激起回响,“那些所谓的‘特殊能力’,不过是我们靠近时的连锁反应。”

窗外突然响起闷雷,秋雨开始敲打仓库的铁皮屋顶。李小乐看见苏小满的发梢沾着灰尘,伸手替她拂去,指尖触到她后颈的胎记时,两人同时听见“叮”的一声——货架上的校徽钥匙扣和手链突然发光,在地面投出重叠的光影,正是旧日志里的“双锚点共振图”。

“该回去了。”苏小满慌忙转身,却被木箱绊倒,李小乐下意识地伸手拉住她的手腕。两人距离瞬间缩短至 0.2米,仓库里的旧校徽突然集体悬浮,在手电筒的光束中形成一条发光的长廊,尽头处的墙壁上,隐约可见“2003.6.1”的刻痕。

秋雨在回家的路上织成细密的网。李小乐和苏小满共撑一把伞,伞骨偏向她这边,自己的半边肩膀却被雨水打湿。苏小满突然指着积水里的倒影,两人的影子在涟漪中交叠,像极了实验日志里那两个逐渐重合的立方体。

“你说,”她的声音混着雨声落在他肩头,“如果我们一直这样靠近,会不会解开所有的秘密?”李小乐看着她被雨水打湿的睫毛,想起今天在图书馆看见的场景:苏小满踮脚拿书时,校服袖口滑落,露出和他同款的蓝色校徽手链。原来有些羁绊从出生就已写好,像根号下的平方数,终将在时光的开方中,露出最本真的答案。

深夜,李小乐翻开从仓库带回的日志,在最后一页发现一行小字:“双锚点的终极秘密,藏在他们第一次相遇的地方。”他摸着后颈的胎记,想起幼儿园照片里那个牵着他手的小女孩,想起课堂上苏小满推正他三角板的温度,想起雨天共伞时她发梢的茉莉香——原来青春里最动人的定理,从来不是几何证明或函数变换,而是某个人出现时,整个世界都会自动调整焦距,让她成为视线里唯一的焦点。

秋雨渐歇时,他听见手机震动,是苏小满发来的消息:“明天去幼儿园看看吧?我找到张照片,里面有我们的第一次牵手。”屏幕上附了张模糊的合影,两个穿背带裤的小孩站在滑梯前,男孩的手正握着女孩的指尖,背景里的梧桐树影,恰好形成一个完美的立方体。

李小乐看着窗外的月光,想起旧日志里的话:“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他知道,属于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那些藏在校园角落的秘密,那些写在时光里的巧合,终将在某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拼凑成青春最美好的模样——就像此刻,草稿纸上不知何时写满的“苏小满”,每个字都带着心跳的弧度,在月光下泛着温柔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