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破碎的浪花
台风“山猫“的预警在手机屏幕上第七次弹出时,林见深正趴在C区集装箱顶检查通风口。五十米高的货柜墙在海风中震颤,像他抵押给银行的那些商业承兑汇票,随时可能被某个国际信用证的拒付通知击穿。
“林工!三号桥吊的冷藏链数据断了!“对讲机里传来调度员小周的嘶吼。年轻人总学不会在电磁干扰中调整呼吸频率,这让他想起2014年培训缅甸船员操作卫星导航时的情形——那时他包下整片亚龙湾沙滩做团建,而现在他连给对讲机换块电池都要犹豫三天。
林见深抹了把糊住睫毛的盐渍,这是今早装卸智利车厘子时溅上的保鲜剂。当他顺着安全绳滑向地面,右膝旧伤突然刺痛——2017年在安哥拉洛比托港,那枚跳弹擦过集装箱铁皮留下的纪念品。
“温度曲线是半小时前开始跳的。“小周把平板电脑怼到他面前,屏幕蓝光映着颧骨上的晒伤,“现在3号柜显示15℃,但湿度还维持在95%...“
“不是传感器故障。“林见深突然抓住年轻人手腕,“看冷凝水轨迹。“他指尖划过监控截图,在柜门接缝处凝出几道反常的垂直水痕,“这是人为破坏通风系统才会形成的冰晶走向。“
调度室突然陷入死寂。货场主任老陈从监控屏幕前缓缓转头,这个退伍海军陆战队员的左眼装着义眼,此刻那枚玻璃珠子正诡异地映着林见深身后世界地图上的马六甲海峡标记。
“小林啊,“老陈用搪瓷缸敲了敲2019年度优秀港区奖牌,“你知道现在整柜白虾值多少钱?“茶垢在杯沿画出棕褐色海岸线,“够买你脖子上那根掉色的爱马仕皮带——如果典当行还没关门的话。“
林见深摸到锁骨处磨破的皮带边缘,那里本该嵌着妻子送的铂金扣饰。去年清算资产时,他把扣饰留给女儿当生日礼物,却在一个月后看见它出现在某位债主情妇的鳄鱼皮包上。
“我要开柜查验。“他听见自己说。
暴雨砸在集装箱顶的声响像极了纽约商品交易所的收盘钟声。林见深握着手电钻进冷链柜的瞬间,腐败的腥气让他想起2018年那个宿命的清晨——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他看着铜价K线图像多米诺骨牌般崩塌,而手机里正传来“海神号“邮轮发动机故障的消息。
“温度记录仪被换了。“他抠下黏在柜壁的黑色匣子,断裂的数据线露出崭新铜芯,“这是上个月刚被欧盟禁用的工业级传感器,误差值能差正负五度。“
小周的声音从对讲机传来:“监控显示凌晨两点有辆挂豫A牌照的冷藏车进来过...“突然变成刺耳忙音。林见深的手电光束扫过货柜编码,在某个被刮花的数字上凝固——这和他三年前在鹿特丹港追查的那批“消失的电解铜“有着同样的篡改手法。
黑暗中有东西擦过他耳际。林见深本能地后仰,一袋膨胀变形的虾仁在眼前爆开,汁液在冷柜壁喷溅成血滴状。2016年在迪拜朱美拉港,那个叙利亚军火商也是这样用一箱受潮炸药测试他的胆量。
“十七分钟。“他对着空气说话,这是计算冷链中断后货物腐败速度的条件反射,“现在启动应急制冷能保住65%货值,但需要切断B区供电...“
老陈的冷笑从柜门外传来:“你当还是三年前?现在整个C区用的是海口法院查封的备用电机。“义眼在黑暗中泛着冷光,“知道谁申请的财产保全吗?你那个越南兄弟阮文雄。“
林见深的手电筒光束剧烈晃动。记忆突然闪回2009年芽庄港的雨夜,阮文雄带他穿过机枪哨卡查看走私橡胶,子弹在头顶呼啸时那个越南人笑着说:“做生意就像走雷区,踩错一步...“后面的话被爆炸声吞没。
当林见深攥着被篡改的货柜编码冲出冷链区时,台风前锋已掀起三层楼高的浪墙。他逆着四散奔逃的装卸工奔向变电房,安全帽被狂风卷走也浑然不觉——这顶印着“远洋物流“的黄色头盔,曾是他在2013年全球航运峰会上的纪念品。
“要接B3线路!“他冲变电房里的值班员吼叫,却发现对方正把成捆电缆装进印着“华融资产“的纸箱。这个画面与2020年那个雪夜重叠:银行查封队就是这样把他办公室的咖啡机连同非洲客户送的乌木雕像一起扔进印着同样LOGO的箱子。
“滚出去!“值班员挥舞着老虎钳,“这都是要拍卖的...“话音未落,林见深已经扑向电闸箱。他太熟悉这些德国制造的断路器排列方式,就像熟悉自己左手缺失的尾指——那是2011年为抢修搁浅在好望角的货轮留下的。
当备用电路接通的嗡鸣响起,整个码头突然陷入诡异的寂静。林见深听见自己太阳穴血管的跳动声,混着某种遥远的、来自记忆深处的邮轮汽笛——那是“海神号“首航时,女儿在甲板上画下的彩虹。
“你知道这要赔多少钱?!“老陈的咆哮伴着枪栓声响起。林见深转身看见黑洞洞的猎枪管,这才注意到变电箱里接的是A区贵宾码头的专用线路——那里停泊着他曾经拥有的“蓝鲸号“游艇,现在船身上“司法拍卖“的封条正在暴雨中剥落。
“2019年12月24日,你在迈阿密港口签收了二十个异常货柜。“老陈用枪管挑起林见深下巴,“国际刑警正在找那批消失的医用防护服。“
变电房突然被闪电照得惨白。林见深看见自己颤抖的瞳孔里映着两重画面:眼前生锈的猎枪,和记忆中那艘缓缓驶入风暴的货轮。当时美国海关官员的笔尖悬在放行单上,而他的手机正显示铜期货涨停的消息。
“冷链系统恢复了!“小周的喊叫穿透雨幕。老陈的义眼突然转向监控屏幕,林见深趁机撞向墙面的消防斧——这是他在安哥拉学会的保命技巧。当玻璃罩碎裂的刹那,整座港口的照明系统突然开始频闪,像极了2015年他在东京股市熔断时看到的交易大厅。
林见深握着斧头冲出变电房时,一道十米高的巨浪正拍碎在防波堤上。咸涩的海水灌进鼻腔,他突然明白这咸味为何如此熟悉——三年前“海神号“沉没时,他就是这样在救生艇上舔舐被石油污染的海水。
手机在防水袋里疯狂震动。那个神秘号码发来新信息:“看看你右手边的第49号货柜。“林见深转头,看见集装箱门缝里渗出诡异的荧光绿——和当年那批被辐射污染的南非钻石一模一样。
当林见深用消防斧劈开49号货柜的封条时,台风眼正好掠过凤凰岛上空。死寂中,他听见自己如雷的心跳,看见集装箱内壁贴满泛黄的报纸——2016年《海南日报》关于洋浦港走私案的报道,每张照片都被红笔圈出他的侧脸。
“惊喜吗?“身后传来带着河内口音的中文。阮文雄的鳄鱼皮鞋踩在水洼里,声音像极了当年他们穿越湄公河三角洲时踩碎的蚌壳,“这些报道花了我三十万美金,从七家报社资料库里买来的。“
林见深摸到藏在靴筒里的陶瓷刀——这是他在南非雇保镖养成的习惯。集装箱顶的应急灯突然亮起,照亮阮文雄手中把玩的银色U盘:“还记得2018年你在新加坡签的那份对冲协议?这里面有所有通过海南自贸港洗钱的记录...“
狂风突然再次咆哮,集装箱门在两人之间重重闭合。林见深在剧烈颠簸中抓住悬垂的数据线,像抓住当年从华尔街四十层办公室抛下的逃生绳。当阮文雄的冷笑被金属扭曲声吞没,他看见手机屏幕亮起最后一条信息:
“想要女儿活命,就把U盘送进巡视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