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章 座灯
她心中期许地想着,赵琰应该是对她还不够了解,所以才会如此,她欣喜地想着,如果他们再多些时日相处,多些时间知道彼此的为人,会不会……
想到这里,她轻快地呼出一口气,“谢夫君。”
接着又道,“夫君,昨日有关何尚书的事,我事先并不知情,所以才会……”
才会说错话。
赵琰看了过来,“过去了就不要再提。”
马车缓缓向前走着,回到赵府后,乔青弦果然带了许氏登门道歉,并且还给俞画棠准备了礼物,至于是什么她不知。
赵琰也并未说什么,拒绝了他们的再次邀请。
她回到房中,想着今日的一切,拿着那方锦帕看了许久。
她想起了赵琰在工部用的烛火没有家中好,上次送过去了彩扎灯,她从静雅棠这边还是能看见些许微光,也就是说,赵琰用了那灯……
他后日就要走了,如果自己给他做一盏泉州座灯,他刚好可以带去工部,这样就能日日见到她的东西了。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就再也打消不住了,她想起他说过彩扎灯的锦缎太过华丽,那这次她就做个清雅一些的造型,用绿色系的颜料。
她叫上初禾将上次剩下的竹篾拿了过来,首先是扎骨架,考虑到房子桌面大小,她改良了原本笨重的座灯骨架,将其变成一朵荷花的样式。
又在纸上画下荷花的样式,将青白色的绸缎附在上面,照着样式,将绸布剪裁下来。
后面又将裁好的纸和绸布喷水绷紧,粘贴在骨架上,从底部开始向上粘贴。
等整个粘贴好,她揉揉发酸的脖颈,这一步需要精细,她几乎是花了两个时辰才贴完。
花灯的模型已经完成了一大半,正好是一朵开放的荷花,白中带青的颜色,让人看着舒服。
夜晚的天色更加黑沉,她快要熬不住,好几次昏睡过去,想到明日刚好有借口送去,又再次喝了几口凉茶,清醒过来。
绘制图案一项是她最弱的,她照着古籍,描绘了好几朵古韵的荷花图案,贴在花灯的叶片上。
最后又在枝干处画了一条小鱼,她知道他不喜欢复杂的东西,最后装饰上也只在灯的边缘贴上花边。
等到二更天的钟声传来,这盏灯总算做好了。
她点燃灯芯,烛火跳跃,绸布被烛光浸透,为夜色添了几分神秘的诗意。
刻纸镂空处透出的光如游丝般缠绕,将灯面的荷花图案镀上金边。
整盏灯如同水中青荷,悠悠挺立。
她又再检查几次,将细小的线条处理好,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她小心将灯芯掐灭,带着深沉的睡意躺下。
次日一早,她就起来,眼下虽然还有些青黑,她也顾不上。
到了兰苑,赵琰正在翻看什么,白依也正在整理东西。
她握紧手中的灯道,“夫君明日就要走,我怕赶不上。上次听下人说,工部的烛光有些费眼,这是我改良的座灯,光线明晰又透亮。夫君要不要带上……”
赵琰停下翻书的动作,看了她一眼,终究回了一声,“嗯。”
她窃喜,小心将灯放在他的桌面上,“那夫君,我先回去了……”
赵琰看了许久眼前的灯,等她走了几步终于开了口,“平时你在家,多看看书,上次你送来的灯,上面的立绘并不是很熟练,有空多练习。”
俞画棠紧紧握住双手,欢喜地想原来他仔细看过自己做的彩扎灯。
她在绘画上的确算是没有天赋的,小的时候跟着堂兄做灯,堂兄也笑话过她的画丑,将原本精致有度的彩扎灯拖了后腿。
“好,我定会好好看看有关绘画方面的书。”等下次再做灯时,让他看见她的进步。
赵琰点头,继续翻看手中的书,又将一旁的信纸拿了来,准备写信。
俞画棠见他有事要忙,此时话也说完,东西也送了,再没有勇气待下去。
最后看了一眼立在他书桌上的灯,她心中泛起一丝甜蜜,这是他与她的东西最近的时刻。
她小步离开院子,走在竹林时,终于将压住的喜悦露在脸上。
那朵莲花灯会代替她日日夜夜陪伴他,只要他点燃那盏灯就知道她用了多少心思,他肯定会喜欢的……
兰苑内,赵琰将写好的信交给安福,“你马上去一趟何府,告诉何尚书,信上面的内容非常重要,让他立刻派人去查。”
安福接过信,有些不解道,“公子,昨日老爷还叮嘱你,不要再跟何府有紧密联系,只要过得去就行……”
赵琰冷了脸,“我是你主子,还是老爷是你主子。”
安福立马跪拜道,“自然是主子。”
赵琰目露寒意,“既如此,还不快去。”
安福将心中的担忧咽下,牵着马去送信。
白依正在收拾东西,明日一大早公子就要回到工部,要带的、要用的今日全部要整理好。
她先是将日常衣物和书籍整理好,又将公子爱用的笔包好。
回过头刚好看见窗户关着,便去用竹竿撑开,衣角不小心将桌上的灯带落下来,“叮”荷花灯碰撞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音。
白依立马捡起查看,愧疚道,“公子,是我不小心将夫人做的灯弄坏了。”
赵琰正在查找几本水利相关的书,也没注意白依说什么,“坏了就扔了吧,没什么大事。”
“你等会去父亲书房,跟常嬷嬷说,我要几本水利相关的书,今日下午就找来。”
白依将灯放进隔间抽屉,应了一声就去了。
隔天,相府大门打开又关上。
赵琰回了工部。
俞画棠看着静雅棠的一草一物,失去了心情。
她呆在这,如同等他眷顾的鸟儿。
他短暂地回来,她便高兴地飞跃一番。
他走了,她自然收起了翅膀。
相府一切照旧,她日复一日地过去向婆婆请安,跟着二嫂和四弟妹聊些家常,她们愿意与她说话,她就说几句。
不愿意搭理她时,她就回到院子看书,赵琰走时让她看的画册,她已经能倒背如流了,上面的样式,她私下也练习过许多次。
虽然说不上技艺精巧,但也说得上熟练自然。
过了几日她将新做的彩扎灯交给王嫂子,嘱咐她,让她帮忙看看客人喜欢哪种灯。
王嫂子想了一会,“这几个月,买座灯的人到多些,有些客人说,这些座灯光源清亮,看书久了也不费眼,买这的公子哥最多。”
俞画棠听着暗自高兴,既然大家都说这灯可以,等他用时也会非常欣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