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4章 灭国

(感谢书友陌陌的看着我、稳稳的幸福—俪超恋、陕汉的推荐。天下一统要开始了。)

扶苏跟几个学宫的教习说着话,从学宫大门出来,一直在门口的孟安脸色不太好看。

“公子,没什么人来啊。”

扶苏看着学宫门前屈指可数的几个看热闹的樵夫,也有些不解,“怎么回事,印刷的传单不都已经发出去了吗?”

扶苏怕自己的学宫招不到人,早在学宫开始建设的时候,就印刷了很多传单,交给底下的商铺带往秦国各地。

十天之前,更是在咸阳和周边大肆宣传学宫开门招生的日期,可是没想到还是没什么人来。

“发出去了,咸阳周边的各个驿站也都按公子的吩咐放了一些。”羽白在旁边回答道。

“那这是什么情况?熊相怎么也没来?”

孟安几人面面相觑,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不管了,先把爆竹点上。”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一根根竹子在烈火中燃烧,却不能增加丝毫喜庆的气氛。

黄帝纪年2468年元旦已经过去一个月,扶苏的学宫大部分都已经完工,还有一些规划中的房屋在建。

但扶苏已经等不及所有工程竣工,就决定在二月二龙抬头这天,开始招生。

“把对联也挂上去。”爆竹燃尽,烟雾消散,露出了学宫的名称,竟然是“清华学宫”四个字,看字迹应该是李斯的字体。

学宫的取自:“泾水之清、华山之雄”,这是扶苏对李斯说辞。

李斯对学宫的名字并没有特别在意,就按照扶苏的要求,写下了学宫名字和一副楹联。

在李斯看来,楹联的水平明显高于学宫的名字。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正在扶苏的心情既为来的人少忧愁,又为清华二字而沾沾自喜的时候,一个内侍却骑马飞奔过来。

“公子,公子!”马上的内侍看到扶苏,远远的就开口喊道。

扶苏示意羽白上前把内侍的马控制下来,内侍不等自己站稳,大口大口喘着气,就踉踉跄跄的向扶苏走来。

“公子,速回咸阳。”

“什么事?”扶苏认识这个内侍,名叫简林,平常在嬴政的书房外伺候,很少外出咸阳宫传旨。

与赵高不同,简林是个内廷的宦官,不像赵高,更多的是负责秦王出行和秦国车马的太仆令。

“秦军大胜,韩安被擒。”

“大王让公子速去王宫,林不知公子在此,先去了公子府上,已经耽搁了不少时间,怕是大王都等得急了。”

扶苏这几日都在清华学宫准备着招生事宜,一直没有回过咸阳,听到简林的话,扶苏觉得有些不可置信,韩国这就被灭了,天下一统灭国之战已经开始了吗?

扶苏知道这么大的事情,简林不可能开玩笑,扶苏向几个教习招呼一声,让孟安牵了马过来,往咸阳飞奔而去。

扶苏筹办的学宫,第一日招生就这么没声没息的结束了。

“费腾将军在韩国大获全胜,攻破新郑,生擒韩安。捷报辰初到达咸阳,如今整个咸阳都沸腾了。”

简林在马上向扶苏转述着他知道的消息。

扶苏心下叹道:“难怪学宫招生,竟然没什么人来,辰时城门不过刚开不久,捷报就传到咸阳,这么大的事情,谁还有心情来学宫。”

费腾这个人扶苏知道,还见过几次,深受嬴政信任,但看起来并不像是以武力见长,一直以管理地方闻名,去年还奉命去韩国接受献地,留在南阳郡做郡守,管理民政,没想到竟然不声不响的灭了韩国,还活捉了韩安,成就了灭国之战的首功。

扶苏一直以来以为这种必然载入史册的灭国之战,应该是由王翦、杨端和这样的名将来执行,没想到这意义重大的灭国的第一战竟然是一个像文官多于像武将的人来完成的,而且还完成的这么漂亮。

当然,这个时候的官制并没有那么完善,文武的分野还没那么明显,更何况在战事频繁的年代,真有哪个文官是弱不禁风呢。

扶苏赶回咸阳的时候,已经是午时了,整个咸阳城还沉浸在捷报传来的喜悦中,每个人脸上都还残留着笑容。

普通人未必清楚此次胜利的意义不同寻常,但对他们来说,秦军胜利,则意味着他们在军队中的亲人活下来的希望更大。

他们未必懂得爱国,未必明了什么叫统一,亲人能活下来是他们喜悦情绪的最直接源头,再加上作为秦人,秦国的胜利,总会带来点自豪。

扶苏回到王宫,大朝会已经暂停,大臣们都还在咸阳宫内,等着尚食令奉上午宴,李斯、魏缭等几人却没放过这短短的时间,跟着嬴政到了章台宫,继续商议着什么。

扶苏一一向嬴政等人行礼,“恭喜父王。”

“搅了你的招生。”嬴政笑着说。

李斯等人也跟着露出微笑,学宫的事情,扶苏除了向李斯请教过,还向魏缭等人也征询过意见,他对学宫的重视远超之前的户口统计,结果第一天招生就碰上了秦国前所未有的大捷,估计是没有几个人去参加吧。

扶苏面色一苦,对嬴政说道:“父王打趣儿臣,碰上这样的好事,学宫晚个几天没有什么。”

“你也瞧瞧这捷报!”

扶苏伸手接过赵高递过来的捷报,认真看了起来。

李斯看了看认真看着战报的扶苏,回想起了他差点被赶出秦国时马车上扶苏跟他说的话,对着嬴政道:

“大王,此次费腾本来只是为了牵制韩国的军队,才从南阳出兵攻打韩国,却没想到韩国的军民根本无心抵抗,费腾的军队竟然一路从韩国国境打到了新郑,韩安在睡梦中就被费腾的大军活捉,一方面是大秦的军队战力远在韩国之上,另一方面说明我们在治理降地上的策略并没有错,应该继续用怀柔的策略,拉拢六国的民心,减少百姓对秦军的抵抗。”

魏缭在一旁却是眉头一皱:“费腾在南阳不过是明法令,安民心,可算不上是怀柔之策。

灭韩之所以如此容易,虽有些侥幸,但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天下一统乃是大势所趋,不是一国一姓所能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