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章 乾隆年间的和田玉案
第四章乾隆年间的和田玉案
乾隆四十三年九月初九,皇帝阅览乌什办事大臣永贵的奏章后很吃惊,这是揭发控告KS噶尔办事大臣高朴强迫三千维吾尔人上山私采玉石,窜通商人运至内地售卖,牟取暴利上百万两之事。
永贵因于李淑芳案有涉被革职戍边,发配到万里之遥的乌什,临时代理参赞大臣,永贵到乌什才半年就接到KS噶尔的阿齐木伯克(清朝政府任命的维吾尔传统官职)的报告,说高朴组织人私采玉石,运往内地获取巨额暴利,他核实后,立刻感到是个机会,想向皇上上奏,又怕高朴家室的显贵,扳不到人家自己就完了。
高朴不仅是三品大员,他亲姑妈还是得宠的慧贤皇妃。高家名贯江南,高朴的父亲高恒曾任过两江盐运使这个肥差,后因巨额贪污被斩,高朴的爷爷是两朝重臣,深得乾隆的尊崇,卸任后享受世袭的厚禄,高朴的堂伯是吏部侍郎,堂叔高晋是两江总督。
乾隆四十年,才三十岁的高朴赴XJ巡视军务,被任命为叶尔羌办事大臣,三年期满后回京履职,可以说他是官运亨通,前程似锦。
永贵权衡再三,为了立功赎罪为了还能回到京城他决定冒死向皇帝检举。
乾隆吃惊在于案情重大,更在于高朴是乾隆的皇亲国戚,他怒不可遏地即刻降旨:永贵据实奏办,公正可嘉,著即秉公严审一面具奏,不得少事故容。为了让永贵得到清廷谕旨,乾隆亲派六百快骑昼夜兼程,往XJ急驰传递。
永贵奉旨率兵把高朴捉拿归案连夜审讯,这位皇亲国戚一言不发,连审三日竟未吐出一个字来。捉贼拿赃,永贵率兵去抄高朴的住处,掀了个底朝天也未搜到一块玉石,这玉石到底藏在何处了呢?
永贵又急又怕,他知道搜不出赃物破不了案,自己的下场就惨了。乾隆皇帝着急地等待永贵进一步的奏折,几日后仍无音讯,料知审讯受阻,便当即派内务大臣阿桂抄了京城高朴的家,抄出银两金铢、银票,一十四万两。乾隆吃惊不小。为官仅三年多到XJ两年,就搜刮了这么多的钱财,高朴阿高朴,你小子胆子也太大了!
阿桂查阅高朴寄往家中的信件与书札,得知一个叫李富的家人护送玉石到苏州加工玉器,年底才可到家,还有几位家人护送的玉石及银两正在路途中。
乾隆令阿桂将这些信息抄寄给永贵,让他暗中调查,又密旨苏州、肃州两地官员“飞饬各属,留心盘话,如有高朴家人过境,即行索拿,并将伊随带物件严加搜查,委派随员一并解送至京”。接到密旨的官员经过装扮一路朝西北去肃州,一路朝东南下苏州明察暗访。
永贵收到朝廷快马送来的抄录件后,立即将高朴的贴身随从、马夫和家人抓捕突审,终于有人招供:五月高朴向朝廷上奏,为防回人私采玉石急需在山下设卡,朝廷允准,高朴便以设卡为幌子,带领几千维吾尔老乡把住山口,大肆采玉,将采得的6000斤玉石,装四辆马车,由李富押运到内地,不久又采得9000斤由家人常永押运进关,随行的还有叶尔羌的赵乡约。
另外还得知,高朴在和田从民间强征过很多和田玉碗和玉器,不知藏在何处。永贵又喜又忧,喜的是高朴的罪行已经板上钉钉,忧的是赴关内拿脏不是件容易的之事。精明的永贵忽视了一件事,高朴还采得几千斤玉石未及运出,密藏于山中。
和田玉案惊动朝野上下,权贵臣僚纷纷向皇上进言,不约而同的是几位大臣都提到了现任江苏巡抚杨魁,杨魁与高家关系甚笃,他不会不知道玉案之事,乾隆来了个将计就计,颁下旨去着江苏巡抚杨魁捉拿李富务必人赃俱获,又令肃州、潼关几个卡严密监视,追踪载玉马车,让贼人捉贼看他如何动作。
果然杨魁马上向高晋和盘托出乾隆谕旨,二人密谋了应对皇上之计,杨魁回奏道:八月间李富在苏州加工过玉件,玉铺商人说李富已去了BJ,这是在有意转移视线,乾隆心中有数了。
高晋乃慧贤皇贵妃的弟弟,他急急忙忙递上一份奏折;高朴从和田采得玉要在苏州加工,为圣上七十大寿备礼,请示圣上加工成如意还是玉佛?意思是高朴采得的玉是为你圣上备寿礼,你还查什么啊?高晋的这一招实属心虚,如此大事早不请示,晚不报告,此时此刻来唱逼宫戏,不正要欲盖弥彰吗?
乾隆岂能听信这般惑言,降旨道:实属大谬,回疆办事大臣,从无进贡之事,庚子发为朕七旬万寿,私欲预备贡品,不特为期尚早,且高朴侍郎,亦非应行进贡之人,况朕降旨,七旬万寿不许内外大臣进贡,亦高晋所深知者。高朴有何贡可办,而差人赴苏乎!和田所产玉皆为官物。驻回部之大臣,取此持往苏州制造充贡,朕一见即知,不但不收,必且罪其监守自盗。
有皇上撑腰阿桂办案力度很大,用严刑拷打终让高朴家人老实招供,阿桂从高朴家的地窖里搜出玉器百件,皆为上等和田玉碗。乾隆看过后又添气愤,叹曰:高朴每次所进(贡)玉器,不过九件,又俱甚平常,今乃以佳者留藏家中,即此一端,亦可见其天良丧尽矣。气难平抑地让内务府将百余件玉碗摆在大殿内让诸大臣观看,此举让高家上下惊吓不跌,预感到大祸将至,但又不甘心速手待毙,上下窜通内外打点,左右堵洞,但已无力回天了。
常永和赵相约押运的六辆载玉的马车在XJ境内无人过问,平平安安地过了JYG进入甘肃境内和在XJ情形大不同,沿途的盘诘越来越紧,两人感到势头不妙,便不走大路绕道戈壁。
已到了内地的李富也不见了踪影,京城中精明的阿桂估计李富将玉石银两移藏于扬州,秘密差人去那里暗访。
常永和赵相约押运车队在过肃州时用一百两银子买通关节仍往前行,两人将六车玉石边走边沿途贩卖。当车行至陕西渭南时听到高朴案发,赵提出马车不能前行,躲过风头再说,便把马车赶到他的老家住下。赵贱价把部分玉石变卖,购置了些绸缎,让常永返回叶尔羌,他出此计,意在让常露脸,在返回的路上自投罗网,引开朝廷的视线,让自己脱身而逃。
打发走常永后,赵望着剩余的两车玉石有点心惊肉跳了,睡也不是坐也不是,在一个风雨交加之夜将玉石藏在了深山里,并做了暗记,好日后去取,然后他隐性埋名,远走他乡,此后再无音讯。
捕快逮捕了高朴的心腹熊濂,在其镇江的家中搜出了他替高家保管着的现银一十二万两,各地银票六十多万两,光玉石黄金价值逾百万两银,这真是天文数字!震惊了大江南北,乾隆谕旨捉拿了渎职官员及不法玉商,共一百三十之众,令官场震动,和田玉案主犯高朴和常永就地被砍头,高朴尸体不得运回关内,被抛尸在荒野,永贵被召回京城官复原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