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章 玛河碧玉
赶过来的老郭看了这几块卵石也没觉出有什么特别,河床上类似的卵石太多了,听明明说是玉而且是上好的玉时,老郭就笑了,“刚出生的羊娃子你见过几个狼娃子”,在玉石界被誉为一眼准的人物也不敢对着几块卵石下这种断言,就算这是几块毛料,毛料里也可能有玉也可能没有玉,就是里面有玉成色的优劣也不好说,不切开浆皮,神仙也难判断。
高翔更是不相信这么大的卵石会是玉石,他说;“这几块石头虽然漂亮,但却不可能是玉石,你们看每块石头都有上百公斤,如果是玉那将是不可想象的天价,怎么会摆在这里无人识呢”?
停顿了一下他又说;“我虽然无识玉辨玉的经验,但也略知一些行情”,由于多年的玉石开采和捡拾,玉龙KS河和整个和田的玉石已日渐稀少,早已没有可能像当年周穆王西巡到昆仑“取玉三乘”“载玉万只”的盛况了,玉龙KS河床的石头早已不知被翻捡过多少遍了,辛苦的拾玉人捡拾到的多是青玉墨玉之类,真正的好玉大块玉难觅,所谓玉何其繁盛而玉中之王何其寡。
明明根本不听别人怎么说,依旧固执的认为这几块石头都是玉,而且是充满了天地灵气的上等玉石,当然他没有告诉别人昨天夜里自己的梦中奇遇,有一定辨玉经验的老郭也拿不准这几块石头是不是有价值的玉石,又无法现场切开看看。
正犹豫间忽然想到明明一反常态这么执拗,恐怕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他知道自己这个侄子从小就神神叨叨的,常能做出些出乎大家意料的事,古人都相信玉和人都是有缘份的,莫非这几块石头真是玉而且与明明有缘?那来来往往的拾玉人对河床上的这几块玉为何视而不见?难道是他们没有缘份?
玉在东方人心目中有着神秘色彩,古人认为久服玉屑可成仙,慈禧太后也用玉摩擦面部保持容颜,玉甚至被认为可以通灵,有缘人才能得到它,这种事不胜枚举,曾有一拾玉的老汉在高山上发现了一块不错的玉料,但还没来得及拾取,他自己就被一股突发而至的洪水冲走了,此后受了伤侥幸逃得性命的拾玉老汉再也没有上过那座高山。
十年后的一天,这个老汉忽然心血来潮不顾家人的反对,又来到当年的那座高山,令人惊奇的是那块玉石还在同一地方静候着他的到来……老郭犹豫起来,他当然希望这几块石头是真正的玉,可运走这几块大石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目前探险队条件有限,首先要送高翔下山治疗养伤,这些石头只能等以后再说。
明明担心这些玉石丢失或下次来了找不到,老郭权衡了半天,运这些石头下山不但费时费力还要一笔不小的费用,可如果明明发现的这几块石头真是玉呢?那不就……他最后咬咬牙决定再赌一次。
探险队开了个紧急会议,决定由达吾提牵毛驴护送高翔下山养病,老郭和明明留在原地守着这几块石头,领队顾勇去KS塔什雇用一支有经验的驴队来托运这些石头下山,于是大家分头行动,只留下老郭和侄子明明守在这片孤寂荒芜的河床上。
两人闲着没事,老郭就跟明明讲起一件从前在玛纳斯河发现五吨重大碧玉的故事,在XJ除了广为人知的和田玉外,还有产于玛河的碧玉,玛河碧玉色泽黝碧鲜嫩,因出在天山山脉也被称作天山碧玉,虽然与和田玉同属软玉,但两者不是一个范围。
那是几年前,MNS县的一个朋友告诉我,玛纳斯河大峡谷的一条河流中有一块很大的绿石头,露出水面的部分就有桌子大,可能是玛河碧玉,约我一起去看看。我当时半信半疑,能有这么大的玉石?但过了没几天我就坐不住了,决定和朋友进山去看看。
玛纳斯河所在的山里海拔虽不算太高,但汽车难行,只能徒步,我们找来最先发现那块绿色巨石的哈萨克牧羊人带路,牧羊人说;“那个地方远得很,路也很难走,人少了吗移不动它{绿色巨石}”我说那就先去看看,两天后我们顺着河流来到了上游一条险峻的大峡谷,牧羊人指着一处河沟说;看,那就是你们要找的石头。
顺着牧羊人手指的方向看去,在哗哗的流水中果然有一块黝黑发亮的大石头,露出水面的部分还长着青苔,这到底是不是碧玉,我们一时无法确定,就决定下河到近前去看个究竟,由于那里已接近雪线,河水不但急而且冰凉刺骨,我们穿着提前准备好的皮裤牵着一根长绳下了河,幸好河水并不深只到腰部。
走近巨石后我擦去上面的青苔,经过仔细观察,基本能断定这是块碧玉,我们几个在水中一起用劲试探着移动它,但巨石纹丝不动,有人钻入水下探摸发现它椭圆形底部已深深埋在河底淤泥里,当时条件根本无法移动它,我们只能暂时放弃。
回到WLMQ后,将从巨石上敲下来一小块样品请教了几位玉石行家,得到的结论非常让人高兴,和我们预料的完全一样,这是一块品质不错的玛河碧玉。高兴之余我们也开始发愁,估计有五六吨重的庞然大物怎么才能从深山中运出来呢?
山中没有路,把玉运到山下,直线距离也要几十公里,况且路途还有山头和沟坎,其难度不小,如果把巨玉锯开,价值就大打折扣,只能整体拉出。吊车进不了山,我们决定采取最原始的方法用人力和畜力搬运,可是当时已是秋季眼瞅着就要入冬了,只好等来年天热了后再运。
老郭说到这明明忍不住问了一句;这么大一块玉石不怕被别人拿走吗?老郭笑道;玛河碧玉远没有和田玉的名气,山里的牧民更不知道这种石头为何物,见我们搬运时还不解地问;肚子吃胀了吗!费这么大劲搬这个石头?其实我们已在玉上用工具刻上了名字和日期,按拾玉人的规矩,刻名留字后就证明玉已有主人别人不能再动。
后来呢?明明问,老郭想了想说;第二年那是四月份吧,山里雪还没化干净我们就带着帐篷绳索等工具和很多粮食进山了,找到那块大玉石后,我们在山里雇了十五位牧民加上我们自己的三个人共十八个人,还雇了十几匹马和十几匹骆驼,我们用粗钢绳将这块巨玉捆绑起来,所有人和牲畜分成两组一起喊着号子拉动巨玉。
横亘在河水中的巨玉开始晃动,慢慢倾斜露出了底部,但是巨玉太沉,尽管投入了这么多人力畜力移动起来还是非常缓慢,用了五六天时间才将它拉到岸上。山上没有路,只能一边组织人修简易道路,一边用马匹和骆驼将巨玉一点一点往山下移,就这样我们费了三个多月时间才将这块巨玉移到山下,再用汽车运到WLMQ。
过磅后确认它有五点八吨重,玛纳斯河运回大碧玉的消息传开后,很多人闻讯前来观看,行里人都说这是块山流水碧玉,色泽黝碧均匀,光滑细腻,价值不会低于120万。
明明听完后惊讶道;“天哪!这么费劲”。老郭说;“那还用说,将这块大碧玉拖拉下山,我们先后雇了四五十位牧人、八九十匹马毛驴和骆驼,吃掉了十几只羊上千公斤米面清油,才将大碧玉运下山,前后费了三四个月的时间”。
明明问;“费这么大劲将大碧玉运下山,那一共花了多少钱”?老郭低头想了一会儿说;“至少三四十万吧,不过还是很划算,那块大碧玉最后买了一百多万”。明明有点担心地说;“不知道现在这几块石头运下山要费多大劲花多少钱”?老郭笑笑安慰明明;“不用担心,这几块石头不过几百公斤不会太难的”。
明明听了这话就不作声了,想起自己做的梦,就痴痴地盯着那几块石头发呆。叔叔老郭看他这样,笑着说;知道吗小子,从古至今璞玉都十分贵重,采玉者得为之称得宝,如果这几块石头中有玉,那你就得大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