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I微语言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语言习惯:FBI告诉你语言习惯中隐藏的性格特征(2)

(2)习惯用“哦”来表达意见

现实中很多人或许都有这样深刻的体会:自己滔滔不绝地说了很多话,可对方总是用“哦”字表达自己的意见,仿佛对你所说的话漠不关心。不可否认的是,这种语言习惯的确会让人心里不舒服。其实,这样的语言行为背后是蕴含了一些不为人知的信息的。大多数情况下,如果双方之间谈论的话题是一方不感兴趣的或者是令他不开心的,在谈话中他就会用“哦”字作为语言习惯,因为他内心对谈论的话题不感兴趣,希望换个话题。如果说话者没有及时观察到对方的这一心理特征及变化,还在滔滔不绝,依然任由自己的情绪说话,那么对方就会产生厌烦心理,并且会继续用“哦”字作为应付交谈的方法。如果实在忍无可忍,他可能会直勾勾地盯着你,一副“黑云压境”的表情,若是你再不懂得适可而止,它可能就会直接掉头走掉。因而,如果你在与人交谈时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住口,不要一厢情愿地说下去。

索科塔·莫恩讲述了这样一件他所经历过的有趣案例:由于难得有了一天的休息时间,他便陪着妻子到服装店购买衣服。当他们进入到服装店后,销售员正在向一对中年夫妇热情地介绍衣服的情况。虽然这对中年夫妇从销售员口中听到的大多是衣服款式好、颜色漂亮等话语,可有意思的是,任凭她如何介绍,中年夫妇口中始终说着“哦”字。看到这里,索科塔·莫恩意识到,中年妇女可能对衣服本身不感兴趣,或者对销售员的过度介绍感到厌烦,才会用“哦”字作为应付她的话语。可销售员并没有意识到中年夫妇的这种心理特征,反而继续没完没了地介绍衣服的情况,以致这对中年夫妇匆忙离开了店铺。

(3)习惯用敬语

在平时,礼貌用语或尊敬的语言大多用于与陌生人的交谈中。因为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自己熟知的人是最了解自己的人,也是和自己关系最为亲近的人,他们会包容自己的过失和无礼,所以,大部分人对熟人说话时就会非常随便。由此看来,如果你想要把一个不熟识的人当成自己人,就没有必要在讲话时跟对方说敬语——其实事实并不如此,这样不仅不能拉近你们之间的距离,还会让对方感到你们的关系很生疏。FBI提醒人们,和自己不熟悉的人交谈时,由于不了解对方的脾气性格,最好使用一些敬语,以免你的语言过于随便而引发不愉快。

在FBI特工索科塔·莫恩看来,敬语还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心理特征——与你有代沟,为了照顾你的情绪,我必须要用敬语,因此,我们不会成为挚友,最好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得知别人对你存在这样的心理特征后,就要在与之交往时出语谨慎,以免惹怒对方。

(4)对方与你交谈时总是夸别人

索科塔·莫恩认为,习惯用这种语言习惯与你说话的人,大多在暗示你要向他人学习。因为一些人不喜欢直来直去地说话,而是喜欢用暗示的方式向对方传达自己的意思。虽然这看似较为普通,但这其实暗藏着一个人的心理特征。一些人认为,暗示或含蓄既不会因夸耀自己勾起对方的嫉妒,也不会因否定对方的观点而惹恼对方,这样做比较有利于彼此间的和睦相处。但随着社会发展,人们越来越讲究效率,于是一些人就想用直来直往的说话习惯与别人沟通,因为他们认为这样能提高效率。可事实是,虽然效率提高了,可自己人际交往的效果却往往大打折扣。由此看来,在当下,人们依旧有必要用含蓄和暗示的方式与别人进行沟通。而当别人与你谈话中总是赞美别人如何如何好时,你千万不要认为这是他在贬低你,要认识到这是他的语言习惯,而且这个语言习惯还能真实地传递出他的心理特征:希望你能学习别人的优点。如果你能充分理解到这个人的心理特征,那么,你不仅不会以为他在贬低你,你还会被他的这种暗示技巧所打动,最终与其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

以上这些语言习惯背后的含义就是索科塔·莫恩从多年的日常观察与研究中得出的宝贵经验,而他认为这是分析一个人心理特征不可或缺的方法。因而,他将这些心得和经验传授给了很多FBI特工,目的就是让越来越多的特工领会到其中的含义,并付诸实战中。毕竟,语言习惯确实能够泄露出对手的心理秘密。

3 说话特点反映出的语言习惯与个性特征

FBI指出,人们在长期的人际交往中,会逐渐形成一些属于自己的说话方式或习惯,这些说话习惯与他们的性格有着紧密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人们的性格影响了说话习惯的形成,而说话的习惯各有不同,它们反应的正是彼此个性的差异,即说话者的心理特征。FBI认为,说话习惯的形成本身就十分复杂,难以改变,即使人们通过明显的修饰试图改变,也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

语速是人们说话时,最容易形成特定习惯的。每个人的说话方式有所不同,而语速也不尽相同。FBI指出,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外界的刺激,人们会用习以为常的语速与人交谈。从一个人的语速快慢中,可以初步了解到他的性格:思维敏捷、跳跃性强的人,语速通常很快;而心思缜密、大智若愚的人则语速较慢。此外,说话声音的高低,也是FBI探员分析对方性格的一条线索。每个人说话的声音都是不同的,一般有着开朗、豪爽、固执性格的人,说话音量会很高;而比较懦弱,或有阴险性格特点的人,则说话声音较低。除了说话音量之外,人说话时的音调或节奏,也是值得特别注意的线索。有的人在交谈时,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这样的人一般感情丰富;而有的人在交谈时,则一直语调平平,如果不是受到了某种打击导致情绪不振,那就是本身性格比较理性。

这些最为常见的说话习惯,是人与人之间交谈的要素。FBI认为,从以上这些方面观察嫌疑人的言辞习惯,能精确地分析出嫌疑人的性格特征。通常,FBI探员喜欢使用比较精密的仪器,对嫌疑人的资料进行全面收集和细致整理。当然,除了这些方面的信息收集之外,说话习惯体现的方面也比较广泛。比如口头禅、打招呼等各种习惯性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说话者的性格以及心理状况。

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称呼的使用习惯,代表的是彼此之间的关系和心理距离。从双方交谈的称呼中,在一定程度上可看出双方之间的亲疏关系。比如,有的人习惯称呼自己的同事为“××先生”或“××小姐”,这表明同事之间存有一定的心理距离,不足以掏心掏肺。

对于东方人而言,在人际交往中,双方称呼上的问题可以表明彼此之间的亲疏程度。而在美洲一些国家,比如美国在非正式的场合直呼其名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称呼方式,但如果你的爱人也这样称呼你,说明你们之间的关系并没有那么亲密。因为在东方国家,人们通常会称呼彼此为“亲爱的”或用昵称来称呼对方。在一些社交场合,人们通常会称呼陌生人为“××先生”“××女士”。如果仅仅是初次见面,还没记住对方的名字,那么使用这种称呼方式是十分恰当的;但如果你和对方已经认识了很久,还依然称呼对方为“××先生”“××女士”,那就等于向对方表明“我要与你保持距离”。因此,如果在人际交往中,你认识了很久的朋友如此称呼你,那么就说明此人试图在心理上和你保持距离,希望双方互不干涉。

当然,在一些场合中,你也会遇到那些既不称呼对方为“先生”或“女士”,也不称呼对方名字,而是以“这位”“那位”来代替称呼的情况,这些都是内向、不善拉近关系的表现。如果夫妻在说到自己的家人时,不以“我的”为开头,比如“我的先生”或“我的妻子”等,而是用“孩子的父亲”“孩子的母亲”等称呼开头,则说明他们是以家庭为重,时刻把家庭放在第一;而总是以“我的”为称呼开头,从表面上来看是一种亲密关系的表现,但实际上,这种亲密更多的是源于说话人强烈的占有欲和支配欲。由此可见,人与人交谈时,对对方最开始的称呼,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表达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因此,那些高明的交际者往往会采取改变称呼的方法来拓展人脉关系。当他们想亲近一个人时,就会不经意地改变自己对对方的称呼,如此一来,便可以增加彼此之间的亲近感,而且相互之间的心理距离相对来说也会逐步缩小。

FBI认为,称呼也是一种语言上的说话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FBI探员办理的一些案件中,当探员们要求对方供出犯罪者的合伙人时,他们通常不会和合伙人表现得太过亲密,但是FBI探员总会适时地制造机会让其发言,然后就能从称呼上看到犯罪者们的关系深度,进而找到制胜的关键。此外,FBI还尤为关注嫌疑人的口头禅,因为不同的口头禅代表的是人的不同个性。FBI通过研究发现,习惯用语里面也藏有人的心理秘密。比如有的人总是习惯说“这是真的”“老实说”“不骗你”之类的话,这其实说明他们善于说谎,而事实也往往与他们所说的状况相差甚远。虽然他们所说的话语在刻意地表明自己的行为是诚实可信的,但他们的目的只是想要让你重视他们所说的话。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如果想让他人认可自己的观点,通常会说“必须”“一定”等强调性强的词语,这种人通常比较冷静、自信;与之相反的是那些常说“好像”“大概”“或许吧”等模糊性话语的人,他们往往防范意识比较强烈,总是通过一些模棱两可的话来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不想让别人看透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类人往往在做事的时候比较到位,但是在人际交往中,因为与他人的距离拉得过远,所以人际关系并不乐观。在日常工作中,还有些人在表达自己意见的时候,通常爱用“听说”“据说”等词语,也就是通过套用“第三者”的话来完成自己的表述,这一方面是不希望有人对自己的建议产生置疑,另一方面则是不想被自己的说话内容所连累,这实际上是一种不想承担发言责任的说话方式。

那些处事圆滑、老练的人,比较喜欢运用这些“推卸责任”的说话方式,这种做法很明显是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但这也是他们缺乏果断决策力的体现。因此,他们说这些的时候,内心也会出现矛盾与纠结的情绪。而当所谓的“据说”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时,他们会说“我当时也对这个说法存有置疑”;若是达到了预期的结果,他们又会说“不错,我当时也是这样想的”。

在人际交往中,也会经常见到那些把“我”挂在嘴边的人。FBI认为,这种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他们通常所围绕的话题多为自己,总是会对别人说“我最近如何”之类的话语,而不会认真听别人表述,同时也很少在乎他人的感受。此外,这种人还常常直接打断别人的谈话,因此极易招致对方的厌恶。这类人的表现欲比较强烈,总是希望自己成为他人眼中的焦点,所以在别人眼中会显得有些自大。

FBI的研究结果表明,每个人的说话习惯和性格有着密切的关联。但事实上,人们在现实生活交流中,很少会对说话习惯和聊天方式进行分析,因此也就无法了解语言习惯背后所代表的心理特征和性格,当然也就无法掌握人际交往中制胜的关键。因此,FBI提醒人们,如果想要了解一些人的心理状态,打破双方之间的心理界限,掌握语言习惯背后的深意是一条不可忽视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