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风雨登州之黄雀
在登州城外的无名树林里,聚集着一群人。他们大部分都身着汉人的服饰,低头细语着,行踪诡异。
“副宗主,我等奉命潜入戚家打探,但是至今没有找到那份东西。”
“渡边君,宗主严令我等必须得到那本书,就算得不到也必须销毁。”那名被称作副宗主的人厉声说道。
“嗨依,属下失职。”渡边猛地低头说道。
“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件事很快会解决,照之前的计划行事,根据线报我们的客人很快就会到来。”接着把渡边唤到跟前,耳语一番,渡边点头领命而去。“螳螂捕蝉,黄雀居后。”副宗主胸有成竹的自语道。
这个副宗主,乃是日本著名武术流派神影流的二当家。这次丰臣秀吉不但集结了倾国之兵,也邀请了大部分日本武术界人士组成特种作战队。这些武士专门从事情报收集,破坏,暗杀,散布谣言,开战之初朝鲜吃了苦头。神影流最善长的是隐匿行踪,忍术别具一格。宗主上泉信纲断定大明会出兵朝鲜,为了不使戚继光的《莅戎要略》被大明军队所用,于是派遣副宗主小林西一率领门下前往登州,并严厉不能获得必须毁掉。
在登州副千户的带领下,张守有等一行人来到了戚府。大明为了表彰戚继光之功特地重新扩修了戚家老宅。戚家历代为将,并出现了戚继光这样不世出的名将,戚家在登州早已是名门望族。张守有派人递了帖子,不到半茶盏功夫,戚府大门洞开,一行人老远就迎了出来。
“卑职锦衣卫指挥戚昌国恭候大人,未曾远迎望大人恕罪。”登州副千户王崇在张守有的耳边低语道:“戚昌国:字文明,中乙未武举;荫“锦衣卫指挥、都督府都督同知。”张守有心理明白,这些只不过是为了体现朝廷恩典,没有实权的虚职。
“快快请起,这么说来都是一家人嘛,我从小就很崇拜令先父戚大将军。这次到登州公干特来祭奠戚将军。”张守有客气的说道。
“大人请到屋里谈,家母听说大人光降寒舍,本想出门相迎但是无奈年事已高,家母正在大堂等候将军。”戚昌国道。
一阵寒暄后一行人到了大堂。张守有看见一位年约九旬的妇人坐在上位,两鬓早已斑白,但是眼睛炯炯有神。张守有来到大堂,老妇人也并未起身相迎。
“晚生锦衣卫张守有拜见老夫人”张守有躬身道。
“请坐,想另公与孟诸(戚继光晚年的号)也有一段交情,到了这里就不要拘礼。”老妇人说道。其他人在老妇人的示意下都依次而坐,神情恭敬,不敢妄语,由此可见戚家在她的治理下家教甚严。
“晚生,这次到登州公干,本不想上门叨扰,但是晚生久慕戚将军的威名,冒名前来多有打扰望老夫人赎罪。”张守有欠身道。
“不妨,我想张指挥使到我戚家并不只是专程为了祭奠而来,有话就直说。只要用得着戚家的地方尽管开口。”老妇人很爽朗的说道。张守有听闻老夫人年轻的时候可是率领一帮老弱独守孤城,另倭人望城兴叹。近日一见果然不同平常女子性情。
“只是一些小事,晚生想先去为戚大将军进香。”张守有道。朝廷调锦衣卫入朝鲜,现在还是绝密,张守有不想这么快就走漏风声。于是借口先为戚继光进香,然后再单独与老夫人商量借兵书一事。
一行人在张老夫人的带领下,来到了戚家祠堂。祠堂高大,庄严肃穆,在外面丈余远就能闻到香烛之气。张守有对身边随从军士示意了一下,众人都停在了祠堂门外。张老妇人知道张守有会有要事相告吩咐众人也都留在了门外。
张守有整了整衣装,来到戚继光牌位前恭敬的上了三炷香。看着冉冉升起的香雾,张守有跪在香案前呼道:“老将军,你一生为了平息倭患殚精竭虑,终于保得大明江海平晏。你的那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道出了我等军人的心声。您的威名与功绩永垂不朽。如今倭贼犯我大明属国朝鲜,实则是危害我大明安危,晚生多希望老将军能够复生,率领我等荡平倭寇。”张守有这些话完全是出自内心,没有丝毫的做作,说到最后都泣出声来。
老妇人也听得热泪盈眶,他拉起张守有说道:“想孟诸一生为了荡平倭寇历尽艰辛,本想东瀛倭贼可以消停几年,不曾想又图我属国。张贤侄有什么地方用得着老身的,老身一定办到。”
张守有起身躬身道;“实不相瞒,晚生这次来是为了求一本书。就是戚老将军的《莅戎要略》。”
“国难当头,老身已不能像年轻时提刀砍杀倭贼,有你们这样的血性男儿,倭贼何愁不灭,孟诸也能含笑九泉。”老妇人看着戚继光的画像感慨道。老夫人走到香案前,从香案的夹格里取出了一个用绸缎包裹的盒子。老夫人将盒子交给张守有道:“这里面装的是孟诸一生所著的兵书,你要的兵书也在里面。也是该让它发扬光大的时候了。一直在这里奉供着我想也不是孟诸所愿。”老夫人望这戚继光的画像,棉带柔情,眼中闪烁着骄傲与自豪。
突然从屋窜下一个黑色的人影,速度之快匪夷所思。接着白色的刀光一闪,急向着老夫人而去。张守有大惊,拔出配剑往天上一刺,接着腾空向着黑影斩去。黑影身如鬼魅,并不理会斩下的剑,在电光火石间朝着大门而去。
“他拿走了盒子,快拦住他”老夫人回过神大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