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主义践行者
我常被认为是理想主义者,甚至在教授很受尊重的时代常被调侃为“你真像个教授”,言下之意是远离现实,异想天开。甚至有学界朋友笑谈,“每次听酉民报告总觉得他是站在月亮上的”。其实这些对我的素描都不够准确,我自认为有理想,但不是理想主义者;我想改变现实,但不是堂吉诃德。我的理想有草根味,换句话说,如果不突破和坚守,似乎远离实际;但如果愿意付出和努力,其实很接地气。
我曾在微博上公开表白,“活在理想里,浸淫在世俗中,行在世俗到理想的路上”。我自定义为一个“理想主义践行者”,有理想,且在以与常人不同或不落世俗的方式孜孜追求。我曾宣称,“你可以影响我实现梦想的程度,也可能改变我追梦的路径,但你无法改变我的追求,除非你改变了我的想法!”有位与我一道共事20余年的同事观察得比较准确,“他不会硬碰,在其构想遇到不解,或遭受挫折,或暂时难以说服别人的时候,他不是横冲直撞,不管不顾地前行,而似乎是停下来了或者在调整,但过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其设想一直在推进中,只是换了一种形式”。
我的终身伴侣是“更好”,与生俱来似乎有一种叛逆的精神,总是觉得现实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后来学了管理,“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就成了我生活和工作的信条。但“好”是有方向的,否则就无法说好与坏。对我来讲,从和谐理论建立(1985)前的下意识,到后来的有意识,这个判定“好”的方向就是我们的人生定位和拥有的价值观、世界观,用学术术语来讲就是愿景和使命,离愿景和使命近就是好。但怎么实现“更好”?愿景和使命的方向感只提供了指南,我们还需要有“地图”功能那样的现实指导。于是,我们研究总结出了“一个主题两个基本途径”的追求“更好”的方法论。一个主题是指,如果随时随地清晰此阶段此情此景下的工作重心或核心任务,我们就不会迷茫,就可能围绕这个重心使生活和工作好上加好。和谐管理理论中的“和谐主题”概念就是设法描述和发现这个重心,它使得我们在朝向愿景和使命的行进过程中始终清楚当下和下一步我们的脚应该踩在哪儿,我们的时间、资源、精力应该集中在哪儿。两种基本途径分别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提供了我们应对面临问题、任务、挑战而走向“更好”的知识、技术和工具,也就是和谐管理理论中的“谐则”;但遗憾的是,我们面临的挑战中总有不少无法用这些知识、技术、工具简单处理,此时必须以我们的能动性、聪明才智、创新精神以及能力和资源创造性地应对,营造释放这种创造性及能动性的环境和体系就是和谐管理理论中“和则”的任务。于是乎,我们就拥有了实现“更好”的科学设计和优化的“谐则”以及引致能动创新的诱导演化的“和则”双机制(基本途径)。其实,我们自身和生存环境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即使有了愿景和使命,有清晰的和谐主题,有“谐则”与“和则”双机制,我们常常还会遇到很多矛盾、困惑、窘境。也就是说,上述四个方面会因某种变化或不到位而失去协调和制衡,此时必须有一种力量来帮我们协调以使之达到和谐,这种协调的能力和智慧(和谐管理理论称之为“和谐耦合”)是在线的,即随时随地当下的和动态的,也是非常稀缺的,无法简单借来或买来,然而我们每个人均具有,这就是眼下时髦的“领导力”的一部分。
至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人生、事业会多种多样,因其愿景和使命不同;为什么有的成功有的失败,因其主题把握能力差异;为什么有的成绩大效率高、有的成绩小效率低,因其双机制运用效率不同;为什么同样的事业有的人驾轻就熟而有的人举轻若重,因其和谐耦合或领导力有差异。上述和谐方法论,或行为模式,或领导模式,可以帮助我们在追求“更好”的路上一直高效、轻松、快乐地行进着。
人生谁能无梦想?但沦落为理想主义或空想主义是可悲的,如果能自嘲后轻松地放下,也可安逸度日,否则会在碌碌无为的自责中痛苦煎熬;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冲破障碍,智慧坚守呢?虽然有时很艰难甚或无助,但至少当我们回眸一望时,会为自己轰轰烈烈地走了一遭而自豪;如果我们习得了和谐管理的方法论,就更拥有了追求理想、践行“更好”的利器,便更容易使理想成为现实,哪怕是打了折扣的现实!
(发表于《管理学家》2015年第2期主编寄语,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