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神机军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56章 宋江得偿所愿独揽朝政

燕王朱武深知秦王宋江的心思,宋江不是不想秉政,而是太想有朝一日能把大宋朝政紧紧地攥在手心里。从他在京东西路济州郓城县当一个小小的官吏押司的时候,便通过布局一步一步往这个方向坚定不移地迈进。

第一步,结交江湖人士,树立“及时雨”的声名;

第二步,与大周皇室后裔“小旋风”柴进、青州白虎庄庄主孔太公、清风寨寨主“小李广”花荣结拜,以为坚强后援;

第三步,自导自演把自己逼上梁山,凭声名进入首领团;

第四步,积累战功取代“托塔天王”晁盖,入主梁山,取得对梁山军的绝对控制权;

第五步,接受朝廷招安,洗白身份成为朝廷方面军统帅;

第六步,消灭割据势力,凭功劳进入朝廷中枢;

第七步,……入相!

宋江的每一步都走得无比坚实,这与他的执着与自律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强大的意志力作支撑,很难想象一个人能花费二十年,无数次的身临险境、绝处逢生,坚持下来等到曙光来临的那一天。

现在多年梦想唾手可得,但一贯以隐忍见长的宋江沉默了,他在克制着自己的欲望。

只有同样通晓驭心术的朱武才明白,宋江在这最后一步的关键时刻,仍然在博弈,谋求更大的胜利,而阻挡宋江向终极目标踏出这一步的,只有自己。

朱武心头响起第一次见宋江的那个夜晚,二人有过的那一番对话。

——宋江:“刘邦起身亭长,而有大汉天下,刘备织席贩履,最后雄霸一方。宋江今年二十八岁,朱寨主只有二十岁,人生漫长,有的是时间。”

——朱武:“宋押司对未来可有谋划?”

——宋江:“路有三条,其一,去沧州横海郡投奔‘小旋风’柴进柴大官人,他是大周柴世宗皇族后裔,素有大志,有心招揽江湖义士,共举大事,此为上策;其二,去青州清风寨找我的义弟‘小李广’花荣花知寨,他在清风寨马步弓军各有一营,趁盗贼蜂起,可伺机举事,此为中策;其三,去青州白虎山孔家庄找孔太公,家财万贯,他那两个孩儿‘毛头星’孔明、‘独火星’孔亮是我徒弟,曾答应我尽散家财招募乡民占据白虎山,响应天下义军,此为下策。”

——朱武:“宋押司与朱武素昧平生,缘何授我以机密事?”

——宋江:“朱寨主富有机谋,精通兵阵,交游广阔,占据西北险要,若能与宋江联手,在此乱世当有一席之地。”

——朱武:“原来宋押司已将朱武底细调查清楚。”

——宋江:“不瞒贤弟,我在这郓城县做刀笔吏,最大的好处就是官府公文都从我这而过,他人不愿经手抄写奔走的苦差使,我都主动承揽下来,日积月累,天下与官府有官司、通缉的英雄好汉,我都铭记于心,暗中给予帮助,才获得‘呼保义’的江湖名声。若有一日宋江登高振臂一呼,江湖义士如雨骈集,大事谐矣。”

——朱武:“然朱武在少华山只有七八百人马,还被华州官军屡次征剿,不敢轻易下山,恐怕杯水车薪。”

——宋江:“今夜宋江来见朱寨主,是想讨个约定,也许三年五载,也许十年、二十年,倘若你我小有所成,必当竭尽全力相助,联起手来成就一番事业。”

——朱武:“宋押司行事出人意表,非等闲之人,朱武愿拜为兄长,日后但凡哥哥需要,千里万里,定当相投。”

往事历历在目,余音犹在。如今已过去了十余年,果然如当初所说,天魁星宋江、地魁星朱武已经站在了大宋的朝堂之巅,一个是秦王,一个是燕王,一个马上就要担当左相,另一个可以担任右相。如果二人联手,他们将成为天下的实际控制者,权倾朝野。

但是,宋江可不是这么想的,他知道朱武不会甘居人下,终有一日会做出伤害大宋之举。宋江尽管野心很大,但他忠于大宋,想做治世之能臣,而不是乱世之奸雄。

宋江不可能与朱武分享朝政,本质上,二人的理念不同,终有一战。

既然如此,不如现在就开始吧。

为朝廷卖命本就不是朱武心甘情愿之举,只不过天下大乱,必须借助道义上的正确平定叛乱,所以他才接受宋徽宗的封赐,以大宋燕王的身份南征北战,相继击败大辽、晋王,与圣公方腊有过一番血战。

如今历史机缘让他站在宋江旁边分担大宋朝政,朱武内心是拒绝的,他知道宋江更是无法接受,就像心爱的女人怎能与人共享。

宋江低头不语,迟迟不肯答复,宋徽宗、张叔夜、余深等的心焦,一会儿看看宋江,一会儿看看朱武。

终于朱武开口道:“余尚书此言不妥!”

众皆愕然。

余深道:“燕王的意思是……”

朱武道:“陛下说过,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大敌当前,政令只能出现一个声音,方可上通下达,雷厉风行。朱武建议取消左右相,恢复宰相之职,把枢密使、殿帅司的职责也都赋予宰相一身,只有给予一人极大的权力,他才能替陛下负重前行。”

余深道:“燕王是说让一人独裁。”

朱武道:“非此举不足以解今日之厄。”

宋徽宗道:“朱武是想自荐么?”

朱武笑道:“非也,臣推荐秦王担此大任。”

宋江猛地抬起头来,似乎不敢相信朱武肯把权利拱手相让,而且还给自己增加了调兵权和统兵权两个实权头衔。

宋徽宗也深感意外,道:“若如此,卿任何职?”

朱武道:“朱武唯愿领一支兵马在外,横扫叛军,平定乱世。”

宋徽宗把头转向宋江,问道:“秦王意下如何?”

宋江道:“臣披肝沥胆,全凭陛下裁处!”

宋徽宗道:“好!就按照燕王所言,余深拟旨!”

余深道:“臣在!”

宋徽宗道:“敕封秦王宋江为大宋宰相、枢密使、殿前司太尉、兵部尚书,领太师,得专征伐之事,京师禁军都付秦王调用。敕封卞祥为大宋魏王、孙安为大宋赵王。燕王朱武、魏王卞祥、赵王孙安、张叔夜、杨志、徐京、张开、酆美诸军都受秦王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