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57章 朱武启用重骑兵连环马
在朱武的帮助下,宋江大权独揽,实现了毕生夙愿,心中感激之余,也隐隐觉察事情并不简单。虽然宋徽宗下令他可以节制诸军,但其实燕王朱武、魏王卞祥、赵王孙安的兵权仍然游离于体系之外,这个铁三角随时都有自成一派的危险。
不过在辽、周、齐三大强敌环伺的当前形势下,团结朱武才是上策。
于是宋江开始排兵布阵,委任朱武为北方抗辽主帅,率领本部人马与魏王卞祥、赵王孙安、酆美、徐京、张开一起在滑州、澶州一带对付辽军。宋江与张叔夜、杨志镇守东京汴梁城,对付周王柴进和齐王晁盖。
助宋江掌管朝政,令其手中有了大权,朱武便趁热打铁,提出一个战略请求。
朱武道:“辽国铁骑一向勇猛,在北方中原大地上更是锐不可当,恐难对付。昔日朱武麾下有一支‘火炮军’,便是专门用来对付辽军骑兵而设,孰料征缴方腊的独松关一役中,‘火炮军’主帅‘轰天雷’凌振被妖道包道乙的天雷击杀,也是朱武疏忽大意,竟没给凌振培养接班人,致使凌振死后,‘火炮军’无人领军,技艺日疏,人才凋零,不堪大用。如今只有一个法子可敌辽国铁骑,望陛下和秦王恩准。”
宋徽宗好奇道:“有何法子能敌辽军?”
朱武道:“臣曾经与呼延灼将军讨论过一种重骑兵战术。教三千匹马军,做一排摆着,每三十匹一连,却把铁环连锁。但遇敌军,远用箭射,近则使枪,直冲入去。三千连环马军,分作一百队锁定,五千步军,在后策应。这八千人,但若交锋,分作三面冲将过去,两边把弓箭乱射,中间尽是长枪。这样一来,无论对手是谁,阵型都不会被冲乱,对面便是十万人马,也不怕他。三千马军正好十个马军营,无论是列队、操练、管理,可安排两个都指挥使、十个指挥使,就如两只胳膊十个手指,灵活自如,暗合人体灵性。五千步军也是十个步军营,道理相同。因马军被铁环连锁,只能向前,不能后退,对敌军形成碾压的效果,但是一旦被对手从身后迂回包抄,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步军跟在马军后边,保护后方。此战术名曰‘连环马’,进如铜墙,退如铁壁,能够克制辽国骑兵。”
宋徽宗道:“朕仿佛听说过此阵。”
朱武道:“呼延灼将军进攻梁山时曾经用过,被‘金枪手’徐宁的钩镰枪战法所破。辽军骑兵了得,步军却稀松平常,必不会此法,‘连环马’定当所向无敌。”
宋江道:“‘连环马’虽好,只是太费银两,因此微臣不曾提起。”
朱武道:“眼下大敌兵临城下,便是砸锅卖铁,也要建成这支重甲骑兵,对辽军方有胜算。”
宋徽宗道:“秦王尽可便宜行事,户部银两都可支用,不必问朕。”
宋江道:“既然燕王提了,臣便依计办理便是。”
朱武道:“呼延灼将军处有‘连环马’铁环连锁的图样,朱武要借调秦王麾下‘金钱豹子’汤隆主持锻造。”
宋江便从澶州调汤隆给朱武,自此,昔日少华山兄弟汤隆重归朱武麾下。
不一日,三千件“连环马”配套盔甲制造完毕,宋江从朝廷马步军中选了八千精壮之士,让“双鞭”呼延灼、“百胜将”韩滔、“天目将”彭玘三个原“连环马”领军大将操练娴熟。朱武趁机把这三人连同“连环马”一同要来开往澶州与辽军对敌,宋江以大局为重,一一答应。
有了这支“连环马”和呼延灼等三人,加上原班燕将,朱武底气十足,当日便要拿辽军试刀。
宋江将朱武等人和这支军马送出汴梁城之前,对宋徽宗说道:“陛下,逆贼童贯、蔡攸、童贳是否还在狱中?”
宋徽宗道:“爱卿不提,朕几乎忘了还有这三人。”
便着开封府滕府尹去查。
滕府尹奏道:“微臣属下孙定负责童贯一案,对三位逆臣严加看管,不敢有半点疏漏。”
宋江道:“今日送燕王出征,正可拿着三人祭旗,以壮行色。”
众人听说要斩此三个祸国殃民之徒,无不拍手称快。
于是宋徽宗令将童贯、蔡攸、童贳押至午门,俟朱武的大军前往澶州出城之时,将三人首级砍落。
随着朱勔、蔡京、王黼、杨戬、童贯相继死去,昔日叱咤风云的“六贼”便只剩下了高俅尚活在人世,朱武等许多梁山好汉对他的仇恨刻骨铭心,念念不忘。
燕王朱武与呼延灼、韩滔、彭玘、汤隆率领“连环马”来到澶州城外燕军大营,众军见如此雄壮的铁甲骑兵加入阵中,欢声雷动。
秦将“大刀”关胜、“小李广”花荣、“扑天雕”李应、“镇三山”黄信四人率领两万七千秦军调往东京开封府保卫秦王宋江。
“入云龙”公孙胜此次下山最后的目的便是对付辽国妖术师贺重宝,于是留在朱武阵中等待。“铁叫子”乐和则因为姐夫“病尉迟”孙立的缘故,也留下来跟随朱武。
朱武在“跳涧虎”陈达、“白花蛇”杨春的陪伴下,来到澶州城里,与徐京、张开商量运用“连环马”击败辽军的战术。
徐京道:“明日张将军率一军到城外西侧埋伏,我率军出战,诱辽军平原列阵,燕王派遣‘连环马’从东侧突击辽军,再派一军抄齐背后。我军四面围定,可获大胜。”
朱武道:“此计甚妙,孤这就回去布置,明日依计行事。”
城内城外两军各作准备。
次日,徐京率领三万人马率先出战。
耶律得荣闻报大喜,道:“正愁宋军龟缩城内不出,我军兵力不足,不敢攻城,他却自来送死!”
耶律得华道:“探马报告说,朱武最近添了一支兵马,他诡计多端,以往我军吃过大亏,不可轻敌。”
耶律得荣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横竖都要一战,怕他作甚!”
耶律得荣、耶律得华、琼妖纳延、寇镇远率领近五万辽军倾巢而出,分前后两队迎击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