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嬗变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研究对象的界定
众所周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一书中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这一科学论述成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经典界定。此后,列宁、斯大林有关生产关系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界定(9),具有与当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相适应的历史合理性与必要性,但在一定程度上排斥了“人与物”的关系,因而具有过度抽象而难以解释现实经济运行等局限性。
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过僵化教条的理解(10)。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被唯一地定义为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总之,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生产关系在当时虽然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但这种表述具有片面性,其最大弊端在于忽视社会主义制度现实运行中必然产生的对商品交换或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忽视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实现方式等,也延缓了对经济发展、技术创新、对外开放等问题的探索。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界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研究对象讨论中首先取得突破,指出政治经济学要研究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问题,特别是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生产方式问题(11)。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方式的差异必然意味着不同的生产方式,不同生产方式反映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在生产、交换、分配及消费等社会再生产关节的各种关系。因此,不仅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更要研究包括生产力在内的生产方式问题。
那么,生产方式的研究与西方经济学的资源配置方式又是何种关系呢?一般认为,研究生产关系比研究生产方式更为抽象、深刻,生产方式是对生产关系研究的具体化。因为交换、分配属于广义生产的组成部分,如果把资源配置主要看作分配、交换问题,那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范式的研究自然是政治经济学生产方式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资源配置方式总体上属于经济运行层次的分析,可以分为资源配置一般和资源配置特殊。前者一般是指各个历史时期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拥有的共同规定性,立足于生产一般层次研究资源配置问题,正因为揭示共性而有其合理性(12),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阐述的价值规律、市场竞争规律作为典型性市场经济规律,可以引申到资源配置层面加以逻辑展开。但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更强调深入研究具体的、特定的生产方式中的资源配置范式,关注一种生产关系对资源配置的根本约束,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资源配置规律必然具有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规定。从生产方式角度,特别是根据劳动价值论界定资源配置的实质和效率标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帕累托效率这种现象描述上,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逻辑延伸。相反,西方经济学总是以这样那样的方式假设资本主义制度是永恒的,其出发点和目的决定了不能揭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相互作用与调整,其资源配置分析也就是有缺陷的。总之,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创新在于,不仅要研究资源配置范式,而且要研究生产方式,特别是研究作为生产方式两大要素之一的生产关系,在区分抽象的、一般的资源配置方式与具体的、特定的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展开具体的、特定的生产方式下的资源配置规律研究。
近年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学者着重对生产方式与资源配置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颇有新意的探讨,提出了富有启发意义的观点。如孟捷(2000)认为(1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方式,这可以把对资源配置方式的研究包含在对生产方式的研究之中(14)。研究生产方式则关涉的是被占有的(物与人的)实体,而资源配置方式则分析(物与人的)实体的经济运动规律。因此,生产关系、资源配置方式与生产方式在一定意义上是宏微观统一的。宏观层面的分析以微观分析为基础,宏观分析又是微观分析的综合体现。
动态而言,在与演化经济学的沟通中,孟捷和杨志(2004)等颇具新意地提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实际上可以自然地把技术创新这个现代经济中最重要的现象纳入分析(15)。因为,由于生产方式就是“组织和进行劳动的方式”,从劳动范畴加以展开自是题中应有之义。同时,劳动过程是有目的的、动态变化的(16),劳动手段的确定建立在对自然的认识深化和突破中,否则目的的设定就是虚幻的。由此可见,基于劳动权限、劳动要求、劳动限制的差异,新奇性或创新是劳动范畴所蕴含的本质特征,这就为对纳入技术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供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