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8章 人类究竟从历史中学到了什么?
黑格尔有句名言:人类从历史中得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不会从历史得到任何教训。
德文原文是:daß die Geschichte die Eigenheit hat,repetiert zu werden,so lange,bis die Lektion begriffen wird。
泱泱五千来年的华夏历史,景况相似的朝代就不止一二,如秦隋两朝,开国之帝按史记之载,都有弑父篡权之嫌。秦始皇一生奋六世之余烈,吞二周而亡诸侯,自以为关中之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奈何却大兴土木,天下苦秦久矣,二世而亡已;隋文帝杨坚亦有雄才大略,却也渐生猜忌,在位期间,纲纪己紊、礼教斯亡、皇枝剿绝、剪灭无践、季年之失、多於晋武、卜世不永,岂天亡乎?
如果说东晋和西晋、北宋和南宋的建立是为了王朝年限的界定,那么两个朝代建国和亡国本应无任何渊源和交集,但结果恰恰相反。两朝建朝之初,都经历过一场空前严重的人类灾难。统一得了天下,却难以守天下,他们都认为自己的王朝固若金汤、坚如磐石,却难御外族。然而,它们却也是中国古代文人气息最为浓厚的朝代,东晋短短100年的时间,就诞生出一大批“能人异士”;宋朝文人大家灿若繁星。两朝倾覆之间,或许都难逃风雨飘摇、国家动荡的社会危机,但他们在面对国破家亡艰难处境所表现出的态度却异常的一致,他们俯仰天地,纸醉金迷,穷奢极欲,颇有几分“商女不知亡国恨”的韵味,最终都遭受了屠城的空前灾难。
南唐后主李煜经历灭国之痛,愁愤积压,怅然若失;后宫佳丽三千成为了宋王朝的绝世佳人。独留李煜一人,暗自神伤,如若囚鸟,只能写写诗词抒发一下心中的郁闷以自娱而已。一百多年后,相同的故事情节再次上演:宋徽宗、宋钦宗,两人被金人俘虏后,所有的后宫佳丽也一起被带走。独留宋徽宗一人,也只能写写诗词,练练书法抒发一下心中的郁闷。宋太宗赐死李煜时,恐怕绝对想不到他的子孙也会有这般待遇吧!
让我们再将世界历史时空之门与中国历史时空之门重叠:公元前3000年左右,埃及古王国时期,恰与《史记》所载的中国炎帝、黄帝同时。中国孔子与印度释迦牟尼几乎生在同一时期,两人年龄只差14岁。一个开创了延续2500余年的东方传统文化——儒学,一个创建了世界最大的宗教之一佛教,都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公元632年李渊、李世民父子统一中原,建立大唐帝国;穆罕默德攻进麦加城,创建阿拉伯帝国。两国分别雄踞东西,同样强大,同样繁荣,疆域也同样辽阔宽广。俄国彼得大帝与中国康熙皇帝基本同时登位,后来他们又相继去世,康熙死于1722年,彼得死于1725年。彼得大帝开创了俄罗斯帝国,康熙皇帝奠定了东方最强大的国家,两人俱为一世雄主。
历史的诸多相似与重叠仍旧没有改变人类不断重复轨迹的进程。就像我上篇文章里讲的,人类的历史变迁在诸多关键的节点都产生了太多让自身都不得不惊叹的巧合和契机。可笑的是,人类自身的贪欲与权欲使得人类历史又在不断的重复悲剧。
人类肯定是在历史中学会了如何立世、处世与避世的,但历史洪流力量之大,一个小小人类又能奈何?人类的独性使得人类的所学都变得难以实践。
或者说看懂的人已处于漩涡之中只能随波逐流,看不懂的人却在外围不停搅拌。真是那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初闻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论中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啊!意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