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突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利器三:
生命有限、“不”字当先

法尔扎内不太受人待见,除了前面说的,她总是无心地把别人的难题看作“小菜一碟”之外,总喜欢拒绝别人也是原因之一。我就曾因为这个原因和她闹过别扭。

我俩熟悉起来起因于在某次电梯偶遇,闲谈中得知我们都喜欢游泳。电梯到达3楼她准备出去时,问我:“明天早上要不要一起去健身房游泳?”我欣然答应。

我们第一次的游泳约会很愉快,结束后还一起搭车去学校,聊到了彼此国家的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因为聊得来,也出于礼貌,我当天晚上回邀她第二天要不要继续,她拒绝了,给出了含糊的理由:“我有其他安排了。”

我没在意,隔了两天又发消息给她:“明天老时间老地方一起游泳?”结果,又遭到拒绝,她的理由和上次一样:“我有其他安排了。”这次我有点介意,毕竟被拒绝不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游泳邀请。于是,我告诉自己,不要再向她发出邀请了。

第三天,我们在教学楼相遇,她问我能不能聊三五分钟,想和我解释一下为什么拒绝了我的两次游泳邀请。这倒是让我很意外。

“你千万不要觉得我是在针对你,绝对没有这个意思。如果让你感到不舒服,我非常抱歉。”法尔扎内带着低姿态开门见山。

“是这样的,我有一个习惯,在接受任何娱乐性、休闲性的邀请前会先花一两分钟算一下,这些时间会不会影响我当天的安排、想要实现的目标。比如,有朋友邀请我一起外出吃晚餐,我会在脑海里算一遍这顿晚餐大概会花费我多少时间:吃饭、聊天、来回路上用掉的时间、如果吃完后兴致不错可能还要去喝一杯、接着聊天……这样算下来,一顿晚餐也许要用掉我两三个小时。我会认真权衡一下,当天这两三个小时是不是还有更重要的、更有价值的事情要做。当然,那些事通常是实验、论文、学习之类的,如果是,我会拒绝这顿晚饭的邀请。”法尔扎内认真和我解释。

“所以你两次拒绝了我的游泳邀请是因为你算了一下,这个邀请‘不划算’?”我心里有些佩服她这种看上去有点自私,其实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做法,但内心还是有点怨气。

“坦白说,是的。因为最近我在准备一个行业会议的海报展示和演讲,我算了一下,咱们游泳、洗漱、再回来学校的路程,大约要花90分钟。我一天中肯定有90分钟的时间可以和你去游泳,但这真不是我近期的优先级。所以,请你原谅我吧。”

“从你开始向我计算接受一顿晚餐邀请需要耗费的时间开始,我就原谅你了。虽然被拒绝的那个人会有点不舒服,但你这是对自己人生负责的做法。”我提议,“以后你约我吧,主动权交给你。也省得你伤了我的心。”

我曾听过一期播客节目,邀请的嘉宾是牛津大学哲学副教授威尔·麦克斯基尔,他在节目里说:“用5%的时间思考如何度过剩下的95%的时间看起来是很合情合理的。如果你对待自己的事业和生活也是如此,那就是要用4000小时的时间或2年的工作时间来思考。”这段话让我印象深刻。只是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并没有花时间去思考和合理安排自己的人生时间,而法尔扎内做到了。

法尔扎内的第三个利器就是“不”字当先、勇敢地拒绝别人。说“不”很难,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位“拒绝困难症”患者。可仔细想一想,难以开口拒绝的坏处不仅仅是折损面子、人情,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的一生是一场打怪升级,都有各自的任务和目标要去完成、实现,当我们在本该说“不”的时候开口说了“可以”,相当于用别人的目标取代了自己的目标,为他人作嫁衣。可惜,这笔不划算的买卖,只有像法尔扎内这样的少数人才算清楚了。

最近一次和法尔扎内联系是在2019年的感恩节前夕。我问她在哈佛的新生活如何,她的回复是“还行吧”。我想,在天才成堆的哈佛校园里,她一定也会遭遇不少困难,但我相信,有这三样利器傍身,一切都难不倒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