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父弃玉
魏国有个农夫在野外耕地,拾到一块直径一尺左右的宝玉。他不认识这是宝玉,便招呼邻居来看,问邻居这到底是什么东西。邻居见这是一块罕见的宝玉,就骗他说:“这是一块怪石,放在家里不吉利,要放回原处。”
农夫虽然疑惑,还是把宝玉带回家中。夜里,宝玉放出的光彩,照亮了整间房子。农夫全家很害怕,又把这情况告诉了邻居。邻居趁机恐吓道:“再不扔掉,灾祸就要降临了。”于是,农夫战战兢兢地把宝玉扔到了遥远的野外。邻居暗中尾随,等农夫一走,便偷偷将宝玉捡了回来。
第二天,邻居把这块宝玉献给了魏王。魏王叫来玉工鉴别宝玉。玉工一见,倒头便拜贺说:“大王洪福,得了无价之宝。”魏王问这玉值多少钱,玉工回答说:“卖掉五座城池,也只够看它一眼。”魏王大喜,立刻赏赐给献玉人一千金,还让他长久享受大官的待遇。
典故与出处
魏田父有耕于野者,得宝玉径尺。弗知其玉也,以告邻人。邻人阴[1]欲图[2]之,谓之曰:“怪石也。畜[3]之弗利其家,弗如复之[4]。”田父虽疑,犹录[5]以归,置于庑[6]下。其夜玉明,光照一室。田父称家[7]大怖。复以告。邻人曰:“此怪之征[8],遄[9]弃,殃可销。”于是遽[10]而弃于远野。邻人无何盗之,以献魏王。
魏王召玉工相之。玉工望之,再拜而立,曰:“敢贺王得此天下之宝,臣未尝见。”王问价。玉工曰:“此无价以当之。五城之都[11],仅可一观[12]。”魏王立赐献玉者千金,长食上大夫[13]禄。
选自〔战国〕尹文《尹文子·大道上》
导读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无知者常常把宝玉、明珠弃如粪土,实在可悲;用欺诈的手段去获取功名利禄的人,更是可恨。
【注释】
[1] 阴:暗中。
[2] 图:谋取。
[3] 畜:储藏,保存。
[4] 复之:放回原处。
[5] 录:取。
[6] 庑(wǔ):古代堂屋周围的廊房、侧屋。
[7] 称家:全家。
[8] 征:应验。
[9] 遄(chuán):赶快。
[10] 遽(jù):匆忙,仓促。
[11] 五城之都:一说是繁华的都市,另一说是五座城市的价格。
[12] 仅可一观:一说是走遍天下名城仅能看到这么一块,另一说是付出极高价格才可以看一下。
[13] 上大夫:仅次于卿的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