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香港历史建筑(1920-1945)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喇沙書院

LA SALLE COLLEGE

建築年代:①、②和③1932年 ④1917年

位置:①、②和③九龍塘界限街喇沙利道路段 ④尖沙咀漆咸道45號

01 喇沙書院現在校舍與碧華花園(攝於2005年)

喇沙書院是現存九龍區最早的天主教男校,成立於1932年,前身是1917年9月5日於漆咸道45號開辦的第七和第八級聖若瑟書院分校(St. Joseph's Branch School)。校舍屬古典復興主義建築,有大圓頂教堂和石柱,平面呈目字形,南部有教堂和辦事處,北部有禮堂和小食部,西部是宿舍和圖書館,以四列三層的拱廊和柱廊連接,分隔三個庭院。校園於全盛時期有一個標準足球場連8線跑道、一個排球場、兩個網球場和三個籃球場,從太子道入口要上70級樓梯。宏偉的校舍為九龍地標,惟受戰事影響,只有28年時間供上課用。

李小龍、許冠文和黃霑都是喇沙校友,於1951年入學,讀第八級。許冠文說他當時住木屋區,穿着短褲和拖鞋到書院報名考試,主考神父和他傾談和答問後,一句「Good boy」便錄取了他。同班的李小龍經常找人到附近的山頭決鬥,連持刀的對手也擊敗,但亦因犯事也遭到修士打籐處分,最後因打架轉校。李小龍在聖芳濟書院修士的指導下,曾贏得香港學界西洋拳冠軍,最後與黑幫結怨才轉往美國讀書。黃霑是優異生,曾是風紀隊長,學過拯溺、國畫、田徑、口琴、西洋劍和楊家太極。黃霑透露小五時因李小龍欺凌他的兄弟,便約他在一處叫「沙橋」的地方決鬥,因那處較為隱蔽老師不容易發現,結果不到10分鐘便被打至滿身傷痕。後來黃霑成為李小龍哥哥李忠琛前妻林燕妮的男朋友,他笑說搶走了他的大嫂算報了仇。其實黃霑和李氏兄弟都是好校友,李忠琛年長李小龍一歲,沒有練武術,卻是全港學界西洋劍比賽冠軍,1958年更代表香港到外地比賽,黃霑也有送行。李忠琛在美國取得博士學位後加入香港皇家天文台,曾署任台長。李小龍兒子李國豪是喇沙小學校友。喇沙書院現在每級各有七班,是全港最多學生修讀本地學制課程的中學。

建築物檔案:

  • 1930年 11月5日,港督貝璐爵士為校舍奠基。
  • 1932年 1月6日,學校正式開幕,西翼供寄宿。
  • 1939年 港府徵用校舍作為軍事監獄,後作醫院。
  • 1941年 日軍佔領香港,校舍用作倉庫。
  • 1949年 被徵為醫院,遷往巴富街軍營的木構平房。
  • 1957年 西面附屬建築成為喇沙小學。
  • 1959年 8月1日,醫院遷往威菲路兵房新建駐軍診療所,校舍解徵。
  • 1960年 小學校舍加建西翼和樓層。
  • 1972年 小學校舍南翼和禮堂啓用。
  • 1978年 南部出讓興建碧華花園,以籌重建費。
  • 1982年 2月19日,新校舍開幕。
  • 2000年 小學校舍重建工程展開,2005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