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醒浮生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七)物质条件和自己本身,哪个最重要?

我知道是过往的一切造就了现在的我,好的坏的,都是自己本身的模样。我也是接受这样的我的,但我还是想要改变,那些性格里的缺陷,我拼了命地想去弥补。可正因为我试过无数的方法都没有办法填补那些空缺,我才变成了如今的模样,焦躁、不安,还有越来越深的恐惧和懦弱。我没有办法去弥补,那么这些空缺就会在我的焦虑中被无限的放大,直到变成一个巨大的黑洞吞噬我。所以,这就是我恐惧的来源。

我十分的清楚我那莫须有的恐惧其实完全没必要存在。但是我总会突然就掉进深渊,掉进我世界里的那个黑洞里面。我是一个充满负能量的人,我满身戾气地活在那个深渊里,对所有的一切都充满敌意。

我说过我不想我的孩子像我这样长大,我不想我的孩子变成我这样的人。所以我现在不想结婚,不想结婚就不应该和别人谈恋爱互相耽搁。我想至少要我的生活稍微稳定些、至少在我正常消费下还能有剩余,无论我是打工也好做生意也罢,至少在我完全没有收入来源的时候,我银行卡里的存款,足以支撑我正常生活的一年吧。可现在我连自己都还养不太起呢,我怎么谈恋爱、怎么结婚、怎么生小孩?

可说到底最重要的,还真不是物质问题。是我自己还没有把我目前单身的生活处理好,是我自己的生活都还比较糟糕,我自己都做不到去热爱生活、更做不到情绪平和,我不可能说我谈个恋爱结个婚我就能好好生活了。就像很多长辈认为成家立业、成家立业,就是先成家,然后再立业;就像他们认为男孩子不懂事是正常的,有了孩子当了父亲就知道了。知道什么?知道他无论当不当父亲都长不大?还是孩子生下来女孩子就不容易轻易说离婚?其实无论男女,最重要的还是情绪稳定和热爱生活,这样的两个人哪怕没有感情只是在一起搭伙过日子,两个人都不会过得太惨、太糟糕。

父母总说我想太多,我以为只是他们不理解我,有代沟嘛,正常的。可我的朋友也没有办法理解我,他们认为我这样的人怎么会有压力,尤其我还是个女孩子。我那时一句话一个字都没说,只是轻轻地笑了笑。是啊,他们不会懂的。

他们要懂我,就不会这样说了。是了,我期望总是太多。

我要怎么告诉他们我连我自己的生活都没有过好呢?我要怎么说我没有存款呢?我要对我的孩子和我还有我的父母负责的,我不能那么自私。难道要我在二十二岁和别人一样就正常结婚生子了嘛?难道要我没有收入没有存款的时候伸手要钱嘛?问他?或是他的父母?还是我的父母呢?

难道我要像我的父母一样把孩子扔给他们我们外出打工呢?对不起,我不想留我的孩子一个人,我不想让她过的,就是我这样的生活。那样冷清、孤寂的生活。小孩子应该开开心心的,整日被温柔和快乐围绕,而不是被我所体会过的那种孤独围绕。不应该这样的。

我的世界里,没有钱,就不要生孩子,因为你给不了的不只是一个好的物质环境,还有父母的陪伴和温柔。不得不承认的是,大部分温柔和耐心,都是在经济富余的情况下才有的。可以试想一下我的父亲,每天早上四点多起来就开始忙碌,上午看店下午做第二天的准备工作;好不容易今天有酒席要吃可以休息一下午、好不容易今天去看看父母也能休息一个下午,可晚饭后回来还是要忙忙碌碌的做第二天的准备工作,而晚上九点,就要准备睡觉了,要不然第二天四点二十,起不来。

开个小店,也挣不了什么大钱,只能说一家人糊口是完全没问题。一年四季全年无休,好不容易过年能休息些日子,可又想挣钱啊,最多舍得让自己休息四五天就不得了了。而这短短的四五天,又怎么能缓解一整年的疲惫呢?你还要让他带着孩子去哪儿玩几天嘛?第一舍不得关门、第二是真的没有精力了。一家小店,困住了他的一生,也给了他满身的疲惫。

你要怪他吗?他给不了孩子要见的世面、给不了孩子需要的温柔的爱。记忆中,父亲大多数时间都很严厉,我很怕他;可很多时候他又对我十分宠溺。

我常常看到的,是父亲低着头、微微弓着背、双手向前弯曲着,如果他抬头挺胸,这样的姿势其实挺有魄力的。可他的背影看上去,就像佝偻着手的老人,他才四十多岁就这样,可他并不是老了,只是肩膀被压得太沉重了。可他并非残年暮景啊,只是疲惫,满身的疲惫。

这是我看到的,我们家正规算起来比小康还差很远,但我们也是在普通人中被羡慕的存在,而比我们还差的那些人呢?他们的生活呢?会是怎样的?这,是我眼里的生活。

我父母都不这样认为。我妈还好,她只说了:可人总是要结婚的啊,你不能总是一个人,而且每个人都是这样的,也没听别人说什么,就你一天天的想得太多了。我爸说的是“可是中国大部分人都是你口中那些没钱的人,没钱的人就不配生孩子了吗?那中国怕是要绝种了。”

我知道我爸说的没错,这个世界上大部分都是普通人,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了,甚至我还知道还有些地方连温饱都成问题。可是我想说的意思,并不是他口中的那个意思。

我不是说没有钱的人就不配生孩子,我管不了别人,也帮不了别人。而这世上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思想,大家都是单独的个体,我又有什么资格去插手、去禁锢别人的思想。可能有很多人无论男孩女孩,很多人想的都是什么年龄就做什么样的事,没上学后该工作就工作,跟着别人的步伐做和别人一样的人,麻木;工作几年二十多岁的人了,就该找个人结婚了,因为到了什么年龄就该做什么事嘛,随意。

其实这样的人生没什么不好,早早的就有了互相陪伴的人,可能也会很快的拥有一个可爱的宝宝,过上一家三口的生活。可我眼里的这些,还是在排除了婆媳关系、彩礼三金和婚房婚车写谁的名这样的心计外的幸福生活。其实我也没有觉得这样的生活不好,或者说这样的想法不好;我只是觉得这个世界这么大,优秀的人那么多,虽然过去无法更改,但至少我们要努力一些。即便现在还看不清方向,即使还没有坐过飞机、没有坐过电视剧里的绿皮火车、也没有去过几个地方、甚至没听过几个故事、没看过几本书;但是我还是想多走几个地方看看不同的风景、多遇着些形形色色的人、坐坐飞机、坐坐绿皮火车、做一些冒险的有趣的事、再多看几本书、多听些别人的故事。

我爸说我自私,我之前不愿意承认,但现在,我承认了。自私就自私吧。我不想二十多岁就被定型,在我看来,结了婚,这辈子就算是完了。无论别人承不承认也好,结婚这件事,对绝大多数女性来讲,付出和舍弃的东西,总是要多些的。对于男性而言,他们大部分人舍弃的和付出的,其实远远不如女性。就像无论是结婚还是生子,流泪的,总是女方的亲人和女方自己。

我没有恐婚,也没有不婚的意思,我只是没有那么着急结婚。二十二岁还没谈恋爱,在农村,但凡稍微认识点儿的亲戚都要操你的心,当然我不知道是操心多一些还是闲言碎语多一些。很多时候我都在想,我要是去了大城市就好了,那里大家都挺忙的,谁会关心你结没结婚谈没谈恋爱,更何况我才二十二岁,在那里不过只是个还没有经验刚刚出社会的女孩子的年龄,怎么?在这里,就是大龄剩女了?

我在十九岁那年遇到过两个人,一个是夏天遇见的,只见过一次,一见钟情;一个是冬天遇见的,遇到他之后,某个瞬间,我怪过我的父亲。

那段时间和他相处,我才发现,在从小不缺爱的家庭里长出来的孩子,无论是否富有,都有着我们无法模仿的自信。举手投足间、骨子里带来的,好像就是我一辈子也学不会的东西。

其实仔细算下来,他们家可能还不如我们家。可是他啊,潇洒肆意,不会像我总是优先考虑别人的感受。他是个有礼貌有教养的人,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懂事”的人;而我就是那种传统意义上“懂事”的那种人;他自信,就算遇到从未遇到过的场面也不慌不忙,从容应对。我不行,一旦脱离我熟悉的世界,我就开始发慌。即便我强装镇定骗过了所有人,我也没办法骗过我自己,那袖口下轻微地抖动、我无处安放的双手和我那沉重却故意放慢的呼吸,都在提醒着我的慌乱。那是我第一次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仅仅只有物质之间的差别,还有很多我们未曾注意的东西。那些东西让你能长久地和生活平稳的交手、能和生活讨价还价、甚至还能趁生活不注意的时候,走在它的前面掌握它。

我很想我能像他一样生活。一次又一次,我还是没办法像他那样,游刃有余的和生活交手。他好像总是不慌不忙的,甚至很多时候还能用一些幽默来缓解别人的慌乱和不安。其实,他蛮优秀的。

这个人是谁呢。是贺璟平,也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因为认识了这个人,我报了大专,他是大学生,我却只有个初中文凭;他看过很多书,即便我房间的柜子摆满了书,他说的那些,我都不怎么懂;他去过很多地方,而我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在市区上学,还是只上了半年的职业学校。可他会给我讲很多东西,他说他的见闻、说他听过的故事和他去过的远方。他总能在一顿饭还未吃到一半时就发现我的喜好。例如刚吃两口就发现我只吃莲白的叶子,一点带梗的都不吃;我不吃肥肉但是五花可以接受;吃菜的时候上面的辣椒皮花椒壳一个都不能有,必须挑出来干干净净了才吃......

还有很多很多......他很细心。

其实我们的相遇也很浪漫,是我没上学之后还去初二学吉他的老师那里继续练琴,我们就是在那里认识的。

起初是我每天晚上晚饭后离开家里的店铺回家时,我就会去纪老师那里练琴,差不多练一个小时的样子,八点左右,再玩儿会儿就回家。每天都是我自己一个人练琴的,也不知道从哪天开始,学吉他的多了一个。

那段时间我正在矫正牙齿,他刚好也是牙医,纪老师就问了一句:“你的牙齿是在他那里弄的吗?”

我微微侧头看了一眼。“不是”。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才知道他是牙医,今年刚出来实习。

也是从这个时候,我们的故事才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