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带一路”重点国别和重点领域的调研与思考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四、如何看待“一带一路”中的中印关系

(一)印度将是否参加“一带一路”视为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一个政治筹码和博弈工具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就在印度引发轩然大波,掀起一场围绕“一带一路”的大讨论,抨击怀疑者有之,认同合作者亦有之,但持战略怀疑态度者是主流。两国高层成功互访后,印度对“一带一路”趋向积极。加入核供应国集团事件发生后,两国关系跌入谷底,“一带一路”合作已被搁置。从印度对待“一带一路”一波三折的反复态度能够看出,印度对待“一带一路”的态度与两国关系紧密相关,将“一带一路”视为两国合作的一个政治筹码。两国关系走近,印度把对“一带一路”的口头支持视为释放给中国的积极的政治信号;两国关系转冷,印度把在国际社会面前拒绝“一带一路”当作对中国的政治压力。因此,印度对待“一带一路”的认知并不是从务实的角度、从“一带一路”的具体合作内容出发,而是将其蒙上了一层政治色彩,基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国家外交的狭窄角度来看待“一带一路”,必然会对“一带一路”产生误解误判。

(二)印度对“一带一路”的态度充分体现出当今全球地缘格局的大国博弈

当今国际政治、全球秩序、国际规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导下形成,70年来还从未出现一个国家有能力彻底改变美国主导的世界格局,即便冷战时的苏联也未曾做到。但随着中国持续40年的高速增长,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越来越具备改变世界的能力。“一带一路”作为一项全球合作新倡议,将全球化中被边缘化的欧亚非大陆各发展中国家凝聚起来,将会改写全球经济格局、政治格局,对既有的全球秩序、规则、结构产生冲击,因此“一带一路”必然会成为大国的博弈焦点。美日等国对“一带一路”都持疑虑态度,一直希望将印度拉进其制华的战略包围圈中,使印度成为遏制“一带一路”的桥头堡。印度奉行大国平衡战略,多年来一直游走于美俄等大国之间。面对“一带一路”的快速推进,印度感觉自己在南亚的霸主地位受到威胁,于是与美日等国积极合作,共同推进“印太”战略、“亚非增长走廊”、“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建设”等计划,与美日共同开展“马拉巴尔”军演,在南海问题上配合美日发声,其用意是借美日之力,平衡中国在南亚和印度洋地区的影响力,增强与中国“一带一路”的博弈抗衡能力。

(三)印度对“一带一路”的态度体现了其对自身利益的关切

印度从内心深处对“一带一路”是较为警惕的,即便在两国关系温和时期,印度国内也不乏唱衰“一带一路”的声音,对“一带一路”表现出突出的风险厌恶型态度,即便“一带一路”可能会在未来对印度带来一点点影响,印度也会用显微镜放大十倍、百倍来看待。警惕来源于对“一带一路”可能影响到印度地缘、政治、经济利益的担心。印度看待“一带一路”是从其自身利益出发的,判断标准十分主观,并非从“一带一路”本身的真实目标、具体内容来作客观判断。

(四)无须过度担心印度提出的与“一带一路”相竞争的各种战略口号,但需密切关注印日美三国合作

印度是一个十分喜欢提出各种战略口号的国家,每一届元首及执政党均喜欢提出各种战略以彰显自己在内政外交上有所作为,目前印度提出了很多针对“一带一路”或能够与“一带一路”竞争的战略,形形色色,让人眼花缭乱。但对此我们无须过度担心,任何一项互联互通计划都以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和产业合作投资为基础,印度资金十分短缺,本国内部联通尚且不完善,跨境互联互通项目基本很少能够落地,这些口号仅是在国际上宣传印度、彰显印度大国身份、抬升印度地位的一种政治手段。但对印度与美日等国开展的合作计划要保持关注,美日资金充裕,能够弥补印度资金短缺这一关键短板,特别是日本已实质性向印度投入大量资金,一些项目已落地,未来可能与“一带一路”在产业转移、项目建设、投资融资方面形成竞争。

(五)长期来看,印度十分需要与中国的合作,对待“一带一路”的态度可能会有转机

印度劳动力、土地价格低廉,基础设施落后,需要承接来自中国的产业转移,中国资金和基建技术能够帮助印度提升基础设施水平,中国市场也是未来印度发展出口导向型加工经济所需要的。长期来看,中印优势互补,合作潜力巨大。莫迪上台后,在印度积极推行“改革开放”,中印保持了一个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但由于若干政治因素,加之印人民党素来内政保守、外交强势,因此绑架了中印关系。但从长期来看,随着这些政治议题的逐渐淡化,中印关系还有转圜的空间。印度一直想成为世界大国,但没有开放的心态和行为是做不成的,在印度崛起的道路上,也需要处理好与中国的关系,这点印度自身也十分清楚。印度现在明确表示对中巴经济走廊的反对,但在其他“一带一路”通道和项目上,还没有表示明确态度,这意味着在这些方面中印还有开展“一带一路”合作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