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节 同业往来系统及其核算
中国地广人多,但在偏远地区,不可能有众多的银行。在银行机构不健全的地区,汇出行可视所在地的银行资源分布条件,选择以同业转汇的方式进行汇款。
一、异地跨系统转汇方式
异地跨系统的汇划款项由同业转汇,分别采取以下三种转汇方式:
(一)“先横后直”方式
如果汇出行所在地为双设机构,即当地存在与汇入行同系统的银行机构,如A地客户在开户的工商银行向B地农业银行支付货款,若A地也有农业银行,则为双设机构。“先横后直”方式划款,即先通过同城票据交换,工商银行将汇款凭证等转给本地农业银行,再由农业银行通过联行账务将款项汇划给汇入行。
(二)“先直后横”方式
如果汇出行所在地为单设机构,即当地不存在与汇入行同系统的银行机构,如A地客户在开户行工商银行向B地农业银行支付货款,但A地没有农业银行,则为单设机构。“先直后横”方式划款,即先将汇款凭证等通过联行账务汇入B地工商银行,再由工商银行通过同城票据交换将款项转给汇入行农业银行,这种方式需要确定B地是双设机构。
(三)“先直后横再直”方式
如果汇出行和汇入行所在地均为单设机构,如前例,即A地不存在农业银行、B地不存在工商银行的情况下,则须先通过本系统联行划转到双设机构地区的管辖行或附近本系统的联行,再由其办理转汇。实际相当于将前述两种方式连接,称为“先直后横再直”方式,可见第三地必须是双设机构。
综上所述,同业跨系统转汇涉及多地多家银行,各家银行均要对同一笔汇款做出相应会计处理。具体会计核算参见“第六章 金融机构往来业务的核算”中“第二节 同业往来的核算”,此不赘述。
二、同城跨系统支付方式
从上述异地跨系统转汇方式可见,异地跨系统汇款涉及多地,其中必须选择一个双设机构地区对接,进行同城跨系统结算才能完成。同城跨系统结算是异地跨系统转汇的枢纽。同城跨系统结算又是通过同城票据交换完成的。同城票据交换是同城跨系统结算的主要支付方式,具体有以下两种方式:
一是由同城票据交换所集中交换纸质票据。纸质票据包括支票、银行本票、托收凭证、异地跨系统转汇清单等。其交换票据差额由中央银行在参与交换的银行清算账户中最后清算。
二是同业之间互开存款账户,交换票据的金额从各自存款账户中代收代付并一定时期进行清算。这适用于小的乡镇或矿区,银行资源匮乏,当地不设票据交换所,双方直接交换。另外,后建立的全国股份制银行分支机构网点较少,通过相互联合协议可直接通汇,网络资源共享,如在招商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等实现了直接跨行通汇。
以上两种同城跨系统支付方式是同业间异地跨系统转汇的基础,具体会计核算将在“第六章 金融机构往来业务的核算”中“第二节 同业往来的核算”详细讲述,此处从略。
总结全章,商业银行的联行往来系统处理的是同城和异地的行内支付业务;中央银行的电子联行和大额支付系统主要处理金额在规定起点以上的跨行大额贷记支付业务和紧急的小额贷记支付业务以及中央银行内部转账业务。其小额支付系统主要处理纸质凭证截留的跨行借记支付业务以及在规定金额以下的跨行小额贷记支付业务。其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主要负责支票影像信息传输,其资金清算通过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处理;同业跨系统转汇款项支持小银行网点少和偏远地区银行少的支付业务;邮政储蓄银行支持全国城乡居民的汇款业务;中国银联通过互联网支持国内银行卡的全国乃至跨境的支付业务。由此而来,形成覆盖全国乃至全球的银行网。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系统制度汇编 [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2] 帅青红.电子支付结算系统 [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3] 葛敬东.商业银行会计学 [M]. 4版.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4.
思考题
1.各家银行联行往来和清算如何进行?
2.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包括哪些系统?
3.小额支付系统与大额支付系统有哪些区别?
4.同城同行、同城跨行、异地同行、异地跨行转账都需经过哪些支付通道?
5.异地跨系统转汇有哪些方式可供选择?
6.你如何为艾心老师从广州向武汉汇出抗疫捐款设计怎样的划款路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