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图谱(第3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全中枢神经系统照射的常规放疗技术

1.体位

患者取俯卧位,头面部垫“船型枕”(应根据每例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头部及颏部的角度,一方面保证患者体位的舒适,另一方面尽可能将颈髓拉直),体部垫10cm厚的塑料平板。体中线与床轴一致(在激光线的帮助下摆位)。

2.模拟定位

(1)模拟机下透视,观察、调整体位符合治疗要求,然后头颈部用热塑面罩固定(图2-15)。

(2)全脑照射采用两侧水平野等中心照射技术,包括全脑及颈4椎体以上的颈髓,然后拍摄定位片,在定位片上勾画出需要遮挡的正常组织和器官(图2-16),同时将照射野中心的“+”字线标记在面罩上(左右各一“+”字线为侧野中心,正中一“+”字线为升床高度参考点,治疗时三个“+”字线应和三维激光完全重合,方可开始治疗)。

(3)全脊髓照射野:采用源皮距垂直照射技术。由于脊髓各处的深度不一,且一个照射野不能包括全部脊髓,故脊髓一般分为3个照射野:下颈胸髓、腰髓、骶孔。但对需要保护卵巢功能的女性患者而言,骶孔照射野应改为两侧水平野照射(图2-17~图2-19)。不同射野间要留有合适的间距,一般取1cm或根据数学公式计算具体数值。

图2-15 患者体位及模拟定位场景

患者用激光摆位,矢状面激光和患者体中线完全重合。首先确定下颈胸段脊髓野,使其上界在肩上但出射线不能穿过口腔。

(4)根据定位片制作模板。

(5)在模拟机下模板校位,观察照射野是否合适(图2-20)。

图2-16 模拟定位片显示的照射范围及遮挡的正常组织

图2-17 模拟机透视下显示的下颈胸髓及腰髓照射野

图2-18 为保护女性患者卵巢功能,骶孔照射野采用两侧水平野照射的模拟定位片

颈、胸、腰、骶髓垂直照射野的体表标记(男性)

女性骶髓采用两侧水平野等中心照射

图2-19 脊髓照射野的体表标记

图2-20 全脑照射野的模板校位

(6)根据模板制作等比例挡铅,不建议用多叶光栅(MLC)做挡块照射。

第一次放疗,应常规拍摄两侧全脑照射的加速器验证片,以检验治疗的精确性和重复性(图2-21),只有重复良好,方能开始放疗。以后在每次的缩野照射前也应常规拍摄验证片。

加速器验证片的拍摄

脊髓照射野的照射过程

图2-21 治疗过程

3.能量

全脑放疗可以通过两侧平行对穿野来实施。射线能量以4~6MV X线为好,可以提供全脑均匀分布的剂量。过高能量的X线造成的最大剂量深度距离体表较远,从而导致入射线-出射线区域的剂量不合适(图2-22);脊髓照射野可采用4~6MV的X线治疗,也可采用合适能量的电子束如14~18MeV照射,或采用X线与电子束的混合照射。

图2-22 全脑两侧水平野照射不同能量X线的等剂量分布比较

颅内小肿瘤的放疗或大野照射后缩野照射,可以使用高能量射线(12~18MV X线)平行对穿野照射或多野照射技术。设野时应注意不要照射到眼球。

4.剂量

全脑照射野分次剂量不低于1.8Gy,脊髓分次剂量1.6~1.8Gy。全中枢总的剂量不能低于30Gy。全中枢放疗结束,针对原发病变区采用局部野加量,争取使原发病变区的总剂量不低于55Gy(图2-23)。

图2-23 全中枢照射36Gy后缩野到局部加量至55Gy(该病例为第四脑室髓母细胞瘤)

如何解决全脑侧野下界与下颈胸段脊髓照射野上界的衔接,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供选择。

(1)旋转侧野准直器,直到其下界与下颈胸段脊髓照射野上界平行为止(图2-24)。如此等剂量曲线显示在衔接处剂量分布满意(图2-25)。

图2-24 旋转侧野准直器使其下界与下颈胸段脊髓照射野上界平行

(2)转床的方法:可以防止下颈胸段脊髓照射野的发散(图2-26)。

(3)半束照射:也可以解决两野间的剂量重叠问题。

尽管如此,野间的间隔在一疗程中要移动2~3次,避免剂量过低或过高。一般多移动侧野的下界向上,腰部和头部照射野的长度变小,而胸部照射野变长(图2-24);也可将所有照射野均向一个方向移动,如均向头侧定期移动。

为保证移动过程中每个照射野的中心轴不变,因此要求头部野的上界要外放足够的距离,腰部野的下界也放得比需要的长,如此靶区的剂量方能保证。

图2-25 两侧水平全脑照射野和下颈胸段脊髓单野照射的等剂量分布

图2-26 转床使水平野的下界与后野的上界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