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同学,我对你心动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71章 雍溪镇1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窗帘洒进屋内,他们早早地起床,享用了一顿丰盛的早餐后,便精心挑选了一些礼品,满怀期待地前往习凉凉爷爷奶奶的家中。

两位老人虽然都已年过七十,但精神矍铄,身体硬朗,脸上总是挂着和蔼可亲的笑容。

他们热情地迎接了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嘘寒问暖,关怀备至。

在交谈中,两位老人得知他们过来旅游的,考虑到自己稍后还要与朋友一起去锻炼和钓鱼,担心客人们会感到无聊,于是便热情地推荐了一些值得一游的地方,并详细地提供了一份游玩攻略和路线图。

老人的建议不仅贴心,而且充满了对当地风土人情的了解,让宁华他们感到无比温暖和感激。

这份攻略不仅涵盖了镇上的主要景点,还包括了当地一些不为人知的小众去处,甚至连每个地点的最佳游览时间和特色小吃都一一列举出来。

两位老人的热情好客和细致入微,让他们对接下来的行程充满了期待和向往。

告别了习凉凉的爷爷奶奶后,他们满怀期待地按照老人提供的路线图开始了探索之旅。

虽然昨晚抵达时天色已晚,未能仔细观察这座古镇,但当他们今天清晨真正踏入这片古老的土地时,一股浓厚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仿佛将人瞬间带回到过去的时光。

雍溪古镇的街道全长637米,现存的部分民居始建于清道光年间,距今已超过百年,是典型的川东传统民居。

古镇内古树林立,小桥流水,老茶馆、老酒厂、榨油厂错落有致。

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是始建于清道光年间的古戏楼(万年台)和拥有300多年历史的城隍庙(正觉寺)。

这些古老的建筑静静地诉说着几个世纪的岁月沧桑。

他们最先来到镇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始建于清道光年间的古戏楼,它是典型的清代建筑,也是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尽管历经180余年的风雨,古戏楼依然保存完好。

雍溪古戏楼(万年台)建于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当时雍溪因“上通川黔、下达渝鄂”,扼守交通要道,商贾云集,经济繁荣。

清宣宗以“忠孝兼备”自诩,乡绅士族为了上合圣意,彰显地方孝道,集资捐建了雍溪古戏楼,并请来当时筑造大师“样式雷”第五代传人雷景修负责承建。

工程耗时三个月,场镇石木工匠数百人共同建成戏台(俗称万年台)。

然而,在建造过程中,大梁难以成型,正当掌脉师一筹莫展之际,一位乞丐出现,他以一根香烛棍绘形,掌脉师顿时豁然开朗,随即“照葫画样”一气呵成。

待他回过神来,高人已不见踪影。

事后传言,这位乞丐乃鲁班大师所化,感念地方彰显忠孝之功,特来指点迷津。

自此之后,这一带的人广结善缘,忠孝教化习俗自此兴起,并就“天地君亲师”牌位立于祭祖的香火台上,逢年过节进行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