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章 打卦测前程
起了念头,有感而发,就是打卦的好时候。这时发心纯正,没有杂念,得出的卦也就更为准确。所谓的心诚则灵,就是这个意思。
要赶紧打卦。
刘鑫拉开柜子抽屉,找到了纸笔,把大门微微合上,然后端坐桌前,把三块铁片放在掌心,另一只手合上,随即默念:卦神,卦神,我诚心求问,我欲去读书求学,此生能否发达?请赐我一卦,我以花纹为正面,另一面为背面,由下往上起卦。
默念完毕,刘鑫便摇动手掌里的铁片,然后丢在桌上,再将正反情况记在纸上。
如此丢六次,卦便打完了。
若是在前世,刘鑫只需要把卦输入到手机软件里,卦就自然生成,然后就是看断卦人的道行深浅,能否从中识破天机。
但是,现在没有这条件,刘鑫只好自己装卦。
需知,这装卦也是门手艺。杨老幺使用的是六爻纳甲,自然要用六爻纳甲的装卦法,先装天干地支,再定世应,再寻卦宫,定六亲,最后装六兽。
“乾纳甲壬坎纳戊,离纳己土震纳庚,坤纳乙癸巽纳辛,艮纳丙火兑纳丁……”
装卦过程十分复杂。古时候能会这门技艺的,必定是读书人,且有师承,若想靠自学习得,那可是万中无一。
十几分钟后,装卦完毕。
杨老幺看着排出来的卦,忍不住轻声惊呼道:“哦哟!这么好嗦。”
卦得六合。卦身六合,卦变又是六合。
所谓六合,可以指天地上下和东南西北四方,也可以指事物的六个方面,如表里虚实沉浮,也可以指十二生肖的两两相合,如子鼠与丑牛相合,寅虎与亥猪相合。
相合中亦有相生,如木得水则生,木可生火,亦可助火势。
卦逢六合,已是吉兆,动而又变六合,则是始终作合。
占风水,百代显荣。占宅舍,千秋基业。占婚姻,白头相守。占功名,仕途亨通。占财帛,聚集如山。占时运,平步青云。
也就是上上签。
正当刘鑫大喜之时,虚掩的大门吱呀一声推开,刘鑫转头一看,眼前这矮小瘦弱的人,不正是老爸刘文义吗?
前世,刘文义走在了父母前面,正是刘鑫20岁那年。算下来,刘鑫已经与父亲诀别十七载了,这忽然又见,刘鑫差点喊出来一句“老汉儿”。
刘四因为小时候抱出去养,受了病,从此落下终生残疾,从小在同龄人中就饱受欺辱,却又没啥志气,从未自强过。
若不是杨顺如一心想要张城镇户口来脱离农村,让刘四捡了个漏,恐怕他这辈子讨老婆都困难。
刘四半大个人高,却穿着件长到大腿的呢子西装,肩宽也宽了,袖子卷了两折,还是嫌长,再加上他肩膀一高一低,就显得这身西装更加不合身。
刘鑫看着老爸,心想,这衣服不是捡的祖父的,就是大伯的。
“是老幺啊!你咋来了喃?”
见是杨顺旺,刘文义很高兴地打起招呼,笑得也很开心。是真的开心,笑的灿烂不说,脸颊上耸起来的肉,也在并不是很亮的灯光下发亮。
杨顺旺也是满脸笑着站起来,说:“姐夫哥,我来找五姐耍。”
刘文义走上前去,微微仰视着杨顺旺,抬手比了比自己和老幺的额头,高兴道:“老幺,你晓得不,你又长高了点!嘿嘿。”
刘鑫看着年轻的老爸这股兴奋劲儿,觉得又好笑又感动又无语,人老幺长高了,你这么高兴个啥啊?
杨老幺故作怀疑地笑着问:“是不是哦?四哥,你不要拿我寻开心噢,我咋一点都没觉得长高了喃?”
刘四摇着手,情绪更为兴奋,嘿嘿地笑着,说:“你没觉得,正常,要像我这样,很久没见你了,才看得出来,我清楚得很!上次见你,我看你还不用这样。”
刘四边说着,边用手比划,意思自己看杨老幺的目光是上扬的。
“好,好,我懂你的意思,四哥,既然你说我长高了,就肯定是长高了!”
刘四上前拍拍杨老幺的手臂,眼神里流露出赞许的目光。忽然,看到桌上的纸,刘四拿起来瞅了瞅,问杨老幺:“这些是你写的?”
杨顺旺笑着试探性答道:“是的,你晓不晓得,这是啥?”
刘四嘴里嘟哝着:“白虎,青龙,子孙,兄弟……嘶,耶,这个像是那啥,嗯,八卦,对,你画的这个是八卦!”
杨顺旺一只手支撑在桌上,身体靠着桌沿,表情自信地说:“四哥,你懂得多哦,对的,这就是八卦。”
刘文义脸上的笑容变淡,问道:“老幺,你为啥在画这个东西?”
“打卦呗。”
“打卦?”刘文义不解地笑起来,“你在做啥仪式,是不?”
“哈哈。”刘鑫见老爸似乎认真起来了,忙说:“哎呀,四哥,我说啥你还真信啊,我开玩笑的!啥打卦不打卦的,这些封建迷信的东西,我哪里懂!”
“那你这画的……”
“我刚刚没事做,想起以前在哪儿看到过,就随便写了,打发下时间。”
“来咯,土豆烧肉,看到点哦……”
二嫂李淑琴从过道走出来,手里端着满满一大碗土豆烧肉,香气扑鼻,看了就让人垂涎三尺。
“嗯?你都回来了,你二哥今天咋还没回来呢?”
李淑琴话刚一说出口,就听门外的过道上传来声音:“回来咯,我走到门口了!”
众人循声望去,就见一瘦高的青年男子出现在门外的台阶下,笑着往屋里走。
“二伯父。”刘鑫在心里喊道。
“哎唷,这简直是,说曹操,曹操就到!”李淑琴笑道。
二哥刘文孝笑眯眯走进屋,目光里带着一丝幽默,看了看屋子里,有些神叨叨地来一句:“我还在豆腐巷外边,就闻到喷香,心想,这是哪个屋里头吃得那么好,原来是我们屋里头,来了客人嗦!”
说完,刘文孝就上前伸手握住杨顺旺的手,热情地说:“欢迎欢迎,是五的幺兄弟,对不?”
杨顺旺点头笑答:“是的,二哥,又来麻烦你们了。”
刘文孝大手一挥:“说啥麻烦不麻烦的!你难逢一次,稀客!喝酒不?这么大个小伙子了,要喝点吧?”
一旁的李淑琴就说:“还需要问!你看他几个哥哥,哪个不喝酒?随便哪个,酒量都比你好嘛。”
“好!那今晚就喝点,你看,好菜都整起了,不喝两杯,对不起你五姐和二嫂的辛苦,四,你说对不对?”
刘文义满口答应:“是,是!要喝的,酒不够,我再出去打些回来。”
二嫂阻拦:“还打啥酒哦,那儿都还有半瓶多,够喝了吧。”
二哥说:“够啥够,半瓶酒,一人二两可能还到不起,再打一斤,吃多少是多少。”
“就是,我去打!”说完,刘四拿起个空酒瓶,钻进了夜色里。
刘四前脚刚出门,杨五姐后脚就端了炒好的莲花白出来,问:“刘四呢?刚才我好像还听到他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