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医风华:齐鲁当代中医名家风采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勤奋学习,艰苦创业

周凤梧曾祖、祖父、伯父都是中医,在当地负有盛名。他16岁高小毕业,便跟随伯父的弟子、表兄张文奇学习中医。张文奇是清末秀才,擅长书画,精通中医,许多患者慕名求医。周凤梧随师期间,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广泛阅读多种中医学的典籍,打下了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周凤梧1937年迁居济南。他登门求教擅长温病又精于儿科的王静齐、精通脾胃学说的吴少怀、学验俱丰的徐鞠庐三位名医,经他们教诲指点,周凤梧对医理大有感悟,其医术也大有长进。1940年经济南市中医师考试及格,领取执照,正式开业。1945年3月应聘在济南市院前大街永安堂药店总店、大观园永安堂药店分店同时挂牌行医。

1949年,周凤梧响应政府号召,成立济南市医务进修学校暨济南市中医学会,并任中医部及中医学会副主任,负责教务并开展中医学术活动。1951年5月,他创立济南市第一中西医联合诊所,任所长,亲自遴选技术高明、学验俱丰的中医药人员30余人加入诊所工作。因为服务周到,疗效显著,不久就发展了6个门诊分所,职工达300余人。为适应群众诊病的需要和诊所的发展,在市中大观园东繁华地区购宅地3.5亩,建三层门诊楼1幢(即现在的市中区人民医院),为了方便群众,与4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医疗合同。为了提高职工业务水平和改善生活条件,购置2处交通方便、质量较高的宿舍大院,1处制药部房产大院;建立中医、中药两个业余在职青年医药人员学习班,并亲自授课,听课人员座无虚席,闻名求教的人也很多。在周凤梧的亲自指导下,该所制药部自制的成药,如雄鸡化骨膏、杏仁止咳糖浆等,远销南北。1953年秋,济南曾发生流行性乙型脑炎,该所研制的紫雪丹、安宫牛黄散、清热镇痉散等,供全市各传染病房抢救使用,疗效显著,与其他疗法配合,无一例死亡。周凤梧白天门诊,晚间授课,亲自抓药品炮制质量,不辞辛劳。在他勤奋经营、艰苦创业精神的带动下,职工们群策群力,事业蒸蒸日上,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为济南市中医的集体医疗事业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为全市联合医疗机构的相继建立树立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