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12 18:39:20
封面
版权信息
《跟我学中医》丛书编委会
《儒医风华——齐鲁当代中医名家风采录》编委会
序言
编写说明
大医精诚 止于至善——记著名中医学家刘惠民
立志学医,敏而好学
学成归来,享誉一方
投身革命,保障医疗
披荆斩棘,呕心沥血
心系患者,施惠于民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青梧有凤 良师若兰——记名老中医周凤梧
勤奋学习,艰苦创业
学识渊博,技术超群
诲人不倦,桃李芬芳
倾心治学,勤于著述
认真审订,严格把关
振兴岐黄,壮志不已
生性豁达,酷嗜国画
成绩优异,奖励有加
伤寒大家 名师垂范——记名老中医李克绍
锲而不舍,自学典范
治学严谨,善于读书
(一)博览群书,由博返约
(二)尊重古人,不迷信古人
(三)钻得进去,跳得出来
(四)不求甚解,必求甚解
(五)自学善思,教学相长
临证灵活,斫轮老手
(一)“医之所病,病方少”
(二)胸中无半点尘者,才可临床
诲人不倦,一代良师
博极医源 乐育良才——记名老中医徐国仟
立志习医,负笈京华
悬壶芝罘,活人济世
投身教学,培育良才
致力文献,皓首穷经
悬壶济世 桃李芬芳——记名老中医张珍玉
习医之路,薪火家传
著书育人,重视思路
重视经典,学以致用
临床辨证,脏腑为要
医德仁术,芳名流传
养生之道,身心并调
济世大医 以德育才——记名老中医周次清
大医之路
(一)早年诵习,奠定根基
(二)熟读叔和,更重临证
(三)不耻下问,勤学善思
(四)德艺双馨,方为大医
(五)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六)失败是成功之母
学术之魂
(一)中医整体思想
(二)诊病须合三辨
(三)中西有机结合
(四)治病须明病机
雅负绝学 医界“辞典”——记国医大师张志远
大医习业之路
(一)传统文化为根基,勤学博览是舟楫
(二)师传承授入门径,刻意创新登堂室
(三)勤求古训出新知,博采众方寻妙方
(四)他山之石可攻玉,现代医学须熟知
学术经验举要
(一)倡论“医易相关”说
(二)剖析流派,研讨学说
各家学说,实践升华
医文并茂 理用兼优——记国医大师张灿玾
整理文献,翰墨耕耘
(一)古医籍整理研究
(二)古医籍点校
多科临证,博采众长
(一)辨证宜多面化,临证宜个性化
(二)治病宜标本兼顾,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三)用药如用兵,治病如执政
(四)用药须注重双向及多向配伍
(五)治病善治人
治学严谨,思想独到
(一)基本功的培养和训练是从医的重要基础
(二)临床实践是体验中医理论和建立中医信念的关键
(三)集临床、理论、文献于一体,是加深掌握中医学术的需要
(四)医文并重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
(五)博览群书、兼容并蓄,是学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源头活水
(六)坚持继承发扬,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指导方针
文兴艺趣,摄生养性
(一)诗词、散文
(二)音乐、歌曲
(三)戏剧
(四)书法篆刻
(五)赏石抒怀
精研经典 躬身实践——记名老中医刘献琳
熟读经典,探赜索隐
躬身实践,聚沙成塔
总结归纳,执简驭繁
衷中参西,融会新知
淡泊名利,以德统才
“五个一”成就超凡人生——记国医大师尚德俊
一举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