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武则天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女主武王代唐

公元648年,那一年,天上的异常景象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天空中,太白金星常常在白日里出现,明亮异常。掌管历法的太史看到这一现象,面色凝重,解释道:“这是预兆,说明未来会有女皇帝的兴起。”这话一出,气氛瞬间变得凝固,连宫中的侍卫都感到一阵不安。

民间的流言更是如潮水般涌动,有人说,《秘记》中早有预言:“唐朝三代之后,女主武王将取而代之,掌控天下。”这些话迅速传遍了大街小巷,成为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唐太宗听到这些流言时,心中难掩愤怒与焦虑。他知道,这些说法虽显迷信,却在民间传得沸沸扬扬,若任其蔓延,必会影响朝廷的稳定。太宗虽然聪明睿智,但在这个时刻,心中也难免产生一丝不安。他开始悄悄调查那些姓“武”的大臣,寻找到一个个借口,将他们一个个秘密铲除。

那年六月,太宗在玄武门设宴,邀请了几位大将。席间,酒过三巡,气氛渐渐热烈,太宗和诸将玩起了行酒令,下令诸将各自说出自己的小名。轮到左武卫大将军李君羡时,他毫不犹豫地说道:“五娘子。”

这名字一出口,太宗的心猛地一跳。他脑海中闪过无数个念头,思绪如狂潮般翻滚。这名字与那些流言中的“女主武王”何其相似!更让他心生不悦的是,李君羡一直是武安人,封号武连县公,身上到处带着“武”字。太宗忽然觉得,这个人身上似乎有种不安的气息,仿佛与这股即将掀起风暴的暗流相合。

第二天,太宗立即下诏,将李君羡外放到华州,任命他为刺史。李君羡离开宫廷,去到遥远的华州。祸事并未就此平息。没多久,朝中御史上奏,称李君羡与妖人道信有暗中勾结之嫌,且欲谋反。太宗听后,顿时暴怒,立即下令将李君羡诛杀,并抄家。李君羡曾是打下李唐江山的功臣,曾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尤其在讨伐王世充、刘武周的战役中,他勇猛善战,冲锋陷阵,赢得了无数赞誉。但是他却在这场无声的风暴中,毫无预兆地被杀掉。朝廷的权谋,早已让人忘记了昔日的英雄事迹,留下的只是无尽的黑暗和猜疑。

有一则杂史和笔记中,记载了一件让人心惊的事:有一次,唐太宗悄悄召见了太史令李淳风,眼神中透出一丝焦虑:“那《秘记》上的话,到底是真是假?”

李淳风神色淡然,摇了摇头,说:“我查过天象,查过历数,的确有预示,说这位将出现在宫中。不超过三十年,这个人必定会取而代之,成为皇帝,几乎将李唐王朝的子孙全部斩尽。”

太宗听罢,心中一惊,心头的恐惧愈发加剧。他急切问道:“那我现在就将宫中可疑之人一一除去,是否能避免这种命运?”

李淳风沉默片刻,语气平静却带着某种无可奈何:“这是天命,人无法违抗。若陛下以为能通过杀戮来改变命运,那只能是徒劳。也许,杀了眼前这个人,天上又会生出另一个年轻力壮的‘祸患’,反而会让陛下的子孙满门遭殃。”

太宗听后,心中沉闷如铁。李淳风的话无疑击中了他最脆弱的部分。三十年后的命运,若真如李淳风所说,连天意也不能违背,便只得将其顺其自然,等待命运的轮回。太宗不禁叹了口气,放下了那颗急于改变一切的心,最终还是决定放弃了杀戮。

这些流言、迷信的故事,虽然多少带有虚构成分,但它却揭示了当时宫廷权谋的深沉与残酷。太宗一面运筹帷幄,表面上决策果断,实则在内心深处,始终无法摆脱那股难以抗拒的恐惧感。流言的滋生、天象的异常,仿佛把一切都推向了不可避免的命运。而这股权力的旋涡,终究吞噬了多少忠臣良将,淹没了多少梦想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