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微光
几天后,余晟的身体基本康复,正式转移到了后方医疗区旁边的生活区。
医疗区与其他厂房保持着一段不小的距离,中间隔着缓慢成型的绿化带和几座正在搭建的建筑。
日子像是重新步入了节奏。
每一天,更多的人从四面八方聚集到这里,更多的建筑拔地而起。
重建的火种,在寂冷的土地上微微燃烧。
这天上午,一名年轻的管理人员找到他,语气客气得有些别扭:“余晟先生?您的岗位调动批下来了,请跟我走一趟。”
余晟点头,跟着他乘坐了一台简陋到连门都没有的车,驶向基地临时搭建的小路。
远处,一台大型吊装设备正在组装一个新的数据中枢,银白色的支架在太阳下闪着生硬的光。
经过十多分钟的路程,他们下车走到一座刚启用不久的低矮建筑前。
门口挂着标识牌:【智能工程组·Prometheus项目】。
进去之前,管理人员将识别卡以及一台个人终端交给了他,嘱咐几句后便匆匆离开。
高耸的隔离墙把完成的核聚变反应堆圈了进去,外围则是忙碌撤离的工程机械,一台台大型吊机正在拆除支撑平台,车辆不断地运送着最后一批建设设备离开。
这片地方,很快就会归于安静。
而余晟的工作地点,就在这片边缘地带的一座小型智能方舱内。
这里没有巨型设备,也没有外骨骼操控的轰鸣声。
只有一排排规整排列的中型维修仓,和低声运转的冷却系统。
余晟坐在工作台前,手指轻轻在控制屏上滑动。
他的任务是校正AI模块的学习逻辑,修正自主学习中偏离标准模型的那部分——简单说,就是为这些智能体“理顺思路”。
不过大部分时间里,模块们都安静得像婴儿。
偶尔有一两个出现逻辑漂移,他也能轻松地调回正常轨道。
一切井然有序,甚至单调到让人昏昏欲睡。
---
不知过了多久,长时间的重复工作让余晟不由自主地走神了。
他盯着屏幕上那条条规整的数据流,恍惚间,仿佛又回到了大兴安岭天文台那间幽暗的主控室。
那时候,外面的世界似乎遥远而安宁。
白天总是静悄悄的,只有少数几名研究人员埋头在各自的工作站前,计算着复杂的星际数据。
而夜晚,便是余晟最喜欢的时光。他独自待在观察室,透过厚重的天窗看着无垠的宇宙,仿佛那里的一切都与地球的喧嚣无关。
那时候的他,带着些许年轻人的执拗与理想,整日与星空为伴。
他没有太多的烦恼,似乎整个人都浸泡在对未知的憧憬中。
他总想着,或许自己能解开某颗星球的奥秘,或许能从宇宙深处接收到某种突破性的信号,那将改变人类对宇宙的认知。
那时候,余晟和女朋友在市里闲逛,突然就收到了天文台的通知,余总是第一个冲进观察室,不停翻阅手头的数据,仔细分析,推测出每一段变化背后的意义。
而当他终于发现某个规律,或者从某颗遥远的星体信号中找到了某种奇异的迹象,他会如获至宝地把这些数据整理好,汇报给上级。
那时候,星空对他来说不只是浩渺的宇宙,它更像是一个谜。
但在这一切的背后,仿佛也埋藏着某种无法触及的孤独。
---
正当余晟沉浸在自己的回忆中时,突然耳边传来轻微的脚步声。
他回过神,抬头看到负责人周律站在他面前。
“还不走?加班费可不会多发一分。”
周律笑着说道。
余晟站起身,微微笑了笑:“做完最后一批了。您怎么还在?”
“检查核聚变反应堆撤场的流程,顺路看看你们。”周律摆摆手,“走吧,一起去食堂混口饭。”
巨大的水泥厂房充满了新中国建设初期的风格,而晚饭是简单的配给餐:合成米饭,人造肉,还有一些蔬菜冻干。
余晟端着盘子,和周律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夜色从窗外蔓延进来,远处正在拆除的机械架子影影绰绰,偶尔能听见金属碰撞的回音。
食堂里人不多,气氛松弛又有些沉闷。
周律一边慢慢吃着,一边随口问:“听说你是南方人?哪的?”
“温州,靠海的小地方。”余晟喝了口水,“不过……现在。”
周律点点头,叹了口气:“我家那边也是,沈阳,有工业的地方就要被打击,以前还真挺热闹的,现在听说也就几个自给自足的小聚落还能撑着,大城市早就空了。”
“资源断了,供应链全垮。”余晟声音很轻,“没了依靠,大城市倒下的比乡镇还快。”
两人短暂沉默下来。
只有碗筷碰撞的细小声音,在食堂里回响。
周律抽出包烟,丢给余晟一根。
“抽吧,每月一包配额,少得可怜,省着点儿。”
余晟笑了笑,接过烟。
淡淡的烟草味道在空气中弥漫开,味道寡淡,但让人心安。
“以前在天文台,凌晨也会抽。”余晟看着窗外低声说,“那时候总觉得……可以看见远方。”
“现在也能啊。”周律咧嘴笑了笑,“只不过不是往上看了,是往下看,往前看。”
余晟没再说话,只是默默吸着烟。
他知道,周律是对的。
他们这一代人,已经不再奢谈未来,只能踏踏实实地活在眼前。
吃完饭,外头起了风。
夹杂着些微的砂石气味。
工地上的照明塔还亮着,照出一片苍白的光晕。
撤场工程还在继续,偶尔能看到成排的运输车缓慢驶过,载着拆除下来的金属板和模块。
远处的核聚变反应堆安静地矗立着,表面覆盖着银灰色的隔热涂层,像一头沉睡中的巨兽。
“等反应堆正式启动,局势会稳定不少。”周律看着那座庞然大物低声说,“至少,能源供应不会再是问题——淀粉厂可是吃电大户”
“希望吧。”余晟将烟头按灭在回收桶边沿,站直了身体。
他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总有种挥之不去的不安感。
不过,他没有再多想。
基地的广播里,响起了柔和的提示音,提醒各组人员准备换班。
夜又深了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