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4章 世界屋脊
第二天凌晨,探险队员坐上了KS噶尔开往帕米尔高原的班车,探险队共有五个人,大奎和他的朋友王强(小名强子)、马建新、鲁平还有秃鹫探险社的探险家陆鹏。拂晓时分浅玫瑰色群山组成的帕米尔高原清晰地浮现在了前方,但过不了多久就隐退了,白雪皑皑的山峰只剩了白尖漂浮在云雾之中。
班车上鲁平对朋友们说:“还记得那首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歌吗?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就是我最早对帕米尔高原的印象,那时觉得高原是一片圣洁之地,有雪山草原,还有美丽的塔吉克姑娘,但到了那里之后就发现与想象的完全不同,那里是高寒地区,条件非常险恶。”
旁边的马建新说:“据说上帕米尔高原的路大部分是无人区,不但没人车也很少,如果车在半道上出了毛病的话,车上的人就有生命危险,听说不久前途中发现了一辆损坏的车辆,车中司机只剩下了一堆白骨,估计是被狼吃了,”大奎说:“没你说的那么玄乎,困难是有,但我们这次也做了充分准备”。
“听说帕米尔高原的塔吉克姑娘长得很漂亮”?强子谈起了一个轻松的话题,陆鹏说:“帕米尔高原居住的塔吉克人是正宗的欧罗巴人种,从外表看他们很像欧洲人,塔吉克语属于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他们与XJ其他信仰***教的民族有所区别。”
随着汽车的前行越来越多的雪山和冰川呈现在队员们面前,仿佛是山的海洋,汽车时而盘旋而上消失在云雾中,时而急转直下驶入深谷。高海拔的帕米尔似乎并不适合人类居住,但高山间纵横的山谷里的河流和草甸又为人和动物的生存提供了条件。
队员们在一条河谷中见到了一群吃草的羊群和不远处的毡房,牧人的孩子也发现了过路的汽车,兴奋地挥着手,汽车一闪而过,留下这个大山中孩子寂寞的身影。公路在峡谷间沿河道弯曲延伸,随山体高低起伏,有些路段甚至被山洪冲断,被泥石流掩埋,汽车只能在简易土路上绕行,曾经就有在这条路上行驶的汽车被滚落的巨石砸中,车毁人亡。
这条公路被称作中巴国际公路直通巴基斯坦首都***堡,这里也被称作登天之路,汽车每向前行驶1小时海拔就要升高几百米,随着海拔越来越高,车上有几个人不约而同地开始感觉头脑发晕,过了一会儿又恶心想吐。
马建新说:“我平时从来不晕船不晕车,没想到在这山里转来转去的也开始晕了,”其他人也都说自己晕车了。司机听了哈哈笑道:“这哪是晕车,你们这是高山反应,”有反应的人一听这话立刻不作声了,谁都知道这高山反应不是闹着玩的。
有不少这类传言,说某某上帕米尔还没走到一半就出现肺泡破裂现象,急忙被送回KS噶尔进行抢救,还有更玄乎的事,说一个南方游客好不容易上了帕米尔,谁知下车后就一头栽倒在地,血管爆裂而死。
陆鹏怕大家有心理压力便说:“大伙别紧张,高山反应也没什么可怕的,我教你们两招保管没事,第一就是初到高原少活动,更不要做跑跳等剧烈运动,第二要口鼻并用加深呼吸,慢慢适应就好了,”听了陆鹏的话大家放松下来,反应似乎也减轻了。
强子爱开玩笑他说:“你们说当地的人为什么长着那么大的鼻子?就是因为这里氧气含量少,人只能靠吸进大量空气才能获取足够的氧来维持生命,所以老天爷才给他们造了个大鼻子,以便他们世代居住在高原上。”
马建新说:“按你的说法,高海拔地区的人就长大鼻子,低海拔地区的人就长小鼻子,那长小鼻子的人到怕米尔来一定缺氧而死,那高原上的大鼻子到低海拔的海边去,一定会被氧撑死。’’队员们听了大笑。
陆鹏说:“这话也有道理,长期在高原上生活的人突然从高原上下来,就会发生一种现象叫醉氧,浑身懒洋洋的如同喝醉了酒,这就是吸入氧气过多的缘故,回到高原立马就好了。”大家听了都奇道:原以为只有喝了酒能醉,原来氧气吸多了也能醉。
被称作帕米尔世界屋脊的帕米尔高原分为朗库里帕米尔、萨雷兹帕米尔、塔格敦巴什帕米尔、大帕米尔、小帕米尔等八个部分,就像高原上盛开的帕米尔花的八个花瓣,金色的花蕊就是“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
河水在盖孜峡谷中奔涌咆哮着,这条看似孤寂的峡谷曾经是丝绸之路葱岭古道重要的通道,汉代以来曾有无数的将帅王侯,使者僧侣,商贾艺人在这里留下了足迹。
在盖孜河右岸的山坡上,有一些石块垒起来的围墙中央有废弃的古建筑遗址,屋顶用黑褐色片石覆盖,昔年凿石的痕迹仍清晰可辨,在幽暗的峡谷中显出几分神秘。
车上陆鹏指着那些古建筑遗址说:“这是盖孜古驿站,它当年可以容纳几十个人居住,为往来跋涉者提供方便,据说唐玄奘赴西天取经去和来均在此驿站住过,直到18世纪末还有人在此处开设客栈食堂,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这条曾经辉煌一时的古道也随之萧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