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二道桥和田玉市场
第一章二道桥和田玉市场
WLMQ二道桥玉石市场内人声鼎沸,到处都是玉石和看玉石的人。有着多年玉石交易经验的老郭时常来这里转悠,作为WLMQ最大的和田玉集散地,每天来这里寻找发财机会的人络绎不绝,不用说各地买家来到这里都怀揣着一个愿望,那就是希望能寻找到一块富有传奇色彩的“石头”,从而一夜暴富。
这种以毛料为主的玉石集散市场内,基本上都是以“赌石”的方式进行交易。“赌石”是玉石行业流传了上千年至今还在沿用的古老方式,是和田玉交易链中的第一环节,一块外表看似普通的石头,一刀切下去有可能让拥有者瞬间暴富,也有可能让拥有者倾家荡产。
赌石需要极好的玉石辨别力,但没有谁敢保证屡胜不败,所谓专家也不例外,更多的时候运气决定赌石者的命运。赌石有赌石的规矩,买方根据自己的判断看好一块石头以后,双方会用一块红布盖住双手,买卖双方就在红布之下用手势完成讨价还价的过程,外人是无法得知交易价格的。买卖双方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成交后钱货两清决不反悔。
赌中值钱的石头是买家的运气,买回去一块不值一文的顽石也不会因此结怨。看走眼的买家会自嘲的笑笑,嘟囔一句;看我买的这块石头,但决不会因此去找卖主,交易市场内从未发过因此争吵的事。
老郭对赌石有刻骨铭心的感受,他全名叫郭全海,四十多岁,微胖的身材,看上去很普通,但几年前他曾是一个身家千万的传奇人物。就因为他赌石赌中了一块上等的和田玉而发家,市场里每天都在赌石,每天都不乏这种传奇,据说曾有人用五十多万赌一块看好的石头,结果得到价值几千万的羊脂白玉,赌石成就了许多人的梦想,也毁灭了许多人的希望,
如今老郭也因为赌石而几乎输尽了家产,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好运气不在青睐于他,想到这些他苦笑着摇了摇头。老郭祖辈是天津杨柳青人,清朝末年挑着货担随左宗棠西征大军进XJ(俗称赶大营),后留在迪化(WLMQ)经商。老郭继承了祖辈的经商传统,年纪不大就在古董行业闯荡。
民间谚语云,七十二行,古董为王。
但当时的他年少无知,轻信了别人的故事——祖传几代价值百万的瓷瓶因急需用钱十万元就出售了,梦想发财的他凑了十万元买回了那个瓷瓶,结果懂行的人告诉他是赝品,只值几百元,他当时就蒙了,十万元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悔恨之后他终于明白古玩这行水很深,这是一个靠眼力吃饭的行当。
不仅是看东西的眼力,还要有看人的眼力,古玩市场就像是一个江湖,是江湖就有江湖的规矩,最大的行规就是这里不打假,不包赔。在这个行当只有新旧之分,没有假货一说,一切都靠自己的眼力,行话讲:没有受骗的只有看走眼的。他想明白之后砸了这个瓷瓶,交过高昂的学费后,他下决心改掉浮躁的毛病从头学起,之后经过了几年的摔打,他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为了便于交流他学会了一口流利的维语,依靠这个优势,他从南疆KS、和田等地收购古董古玩,拿到WLMQ来卖。当时人们都不了解古玩,能收到价格便宜的好货。
在WLMQ的古玩市场上来买货的内地人、美国人、欧洲人和阿富汗人都很喜欢这些带有民族特色的古董,比如清朝时期甚至更早的南疆人使用的陶罐、铜器、古钱、和田地毯等等,这些东西大部分都卖出了很高的价格。
此后,老郭挣的钱早超过了当年赔掉的十万元,并且有了自己的古玩店。后来他发现做古玩的人多了,货也不好收了,一次偶然的经历使他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商机,于是他决定把生意的重点转移到和田玉上。
老郭是怎么发现和田玉这个商机的呢?说来也巧,那次他随意收了块玉就拣了个大漏,那是块灰蒙蒙一点也不起眼的老玉,老郭当时并不懂玉,看它器形还顺眼,就一时心血来潮花了几百元收下了。
一天和朋友闲聊,老郭忽然想起这是个懂行的人,就拿出这块老玉请人家给他“掌掌眼”,那人用小刀在老玉下边轻划几下看是否吃刀,结果老玉留下了刀痕,于是说:“这不是玉,玉的硬度在6度以上,钢刀的硬度才是5度,真玉是不会被刀划出印子的。”老郭也没当回事,说:“就当买了个工艺品吧。”
后来老郭碰到了一位玩玉的行家,他先把这块玉上手掂了一下感觉很沉,然后又放到日光灯下仔细看,过了好一会儿才说:“这是一块汉代的和田白玉,你拣便宜了。”
老郭不解地问;“即是和田玉为什么还吃刀,”那位行家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是块老玉,玉在土里埋久了就会变软,需要盘玉才能恢复玉性,现在看灰蒙蒙的等恢复了玉性就值钱了。”老郭忙请教如何盘玉,行家介绍说古玉多遭泥土海水侵蚀,泌色厚重隐而不彰,只有用盘功才能使之恢复本性。
所谓盘玉有“文盘”、“武盘”和“意盘”三种,文盘就是让一容颜秀美之女子贴身戴之,以人气养之,两年后玉性复苏,用旧白布不停地擦玉,使之受泌处与玉色自然凝结,色愈敛而愈艳,古玉活色生香的价值就全显露出来了。
武盘较简单就是煮玉,而意盘最神秘,要在密室中焚香闭关,想着玉的十一种美德,同时用手摩察玉,此为盘玉之最高境界。用心盘玉,盘好的古玉温润纯厚,晶莹光洁,尤其是各种泌色之妙,恰似浮云遮日,如同飞鹤游天,富有无穷无尽奇趣雅致,令人赏心悦目。
听了这话老郭盘算着找大姑娘盘玉不太好办,自己也不可能闭关盘玉,只能采取相对容易操作的武盘“煮玉”。于是按行家的指导,老郭用开水煮玉,每次煮完原本灰蒙蒙的老玉都变得如凝脂一样油润,但冷却了又恢复原样,再用旧白布不停地擦拭,玉被擦得滚烫,就会把以前泌进去的杂质吐出来。
武盘了一个多月,老玉终于脱胎换骨,原本灰蒙蒙的玉变得外表柔滑,晶莹洁白,沁色也很自然了,用刀一试也刻不动了。有人见了这块玉后,愿出高价购买,老郭由此感到了玩玉的神奇,毅然将多年收集的古玩转手,走上了玩玉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