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 酸碱指示剂
酸碱滴定中通常使用酸碱指示剂来判断滴定终点,酸碱指示剂可以在化学计量点附近发生颜色变化,表示到达滴定终点,以终止滴定。
酸碱指示剂一般是有机弱酸或有机弱碱,由于它的酸式和碱式结构不同,呈现不同的颜色,并且颜色伴随结构的转变是可逆的。随着滴定的进行,溶液的pH值发生改变,指示剂失去或得到质子,结构上的变化导致颜色发生变化。
例如常用指示剂甲基橙(methyl orange,简称MO)、甲基红(methyl red,简称MR),都是有机弱碱,具有偶氮式结构,呈黄色;其共轭酸是醌式结构,呈红色。下面是甲基橙在水溶液中存在的酸碱平衡:
酚酞(phenolphthalein,简称PP)是有机弱酸,溶液为酸性时,酚酞以内酯式结构存在,无色;溶液为碱性时,酚酞以醌式结构存在,红色。
4.1.1 变色原理和变色范围
滴定时,指示剂的颜色发生变化,以指示滴定终点。酸碱指示剂的颜色与溶液的pH值有关,下面以弱酸型指示剂(HIn)为例。
如果溶液中只存在HIn,就显酸式(HIn)色;如果只存在In-,就显碱式色;如果两者同时存在,由于人眼对颜色的分辨有一定的限度,只有当一种存在形式的浓度达到另一种的5~10倍时,才能看到浓度大的那一种比较纯粹的颜色,所以,溶液的颜色取决于指示剂的碱式和酸式的浓度之比[In-]/[HIn]。
当[In-]/[HIn]≥10时,显示的是碱式型In-的颜色;当[In-]/[HIn]≤0.1时,显示的是酸式色;[In-]/[HIn]在0.1~10之间,显示的是酸式型和碱式型的混合颜色。
HIn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KHIn的规范写法应为
,本章简便处理,下同。
上式可改写为:
(4.1)
式中,KHIn为弱酸指示剂的电离常数。对于某指示剂,KHIn为常数,所以,溶液的颜色取决于pH值,即:
[In-]/[HIn]≤0.1 pH≤pKHIn-1 酸式色
0.1≤[In-]/[HIn]<10 pH在pKHIn±1之间 各种混合色
[In-]/[HIn]≥10 pH≥pKHIn+1 碱式色
显然,只有溶液的pH值在pKHIn±1之间时,才能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因此将pKHIn±1称为指示剂的理论变色范围。pH=pKHIn这一点称为理论变色点,从理论上来说,这一点是溶液变色的起点。
指示剂的实际变色范围是由实验中目测确定的,与理论变色范围不完全一致。例如,甲基橙的pKa=3.4,其理论变色范围为2.4~4.4,而实际测量的变色范围是3.1~4.4,这是由于人眼对各种颜色的敏感程度不同造成的,人眼对红色比黄色更敏感,从黄色中辨别红色较易,而从红色中辨别黄色较难。所以,pH<3.1时,甲基橙呈红色;pH>4.4时,甲基橙呈黄色;在3.1~4.4之间;甲基橙呈从橙红到橙黄的混合色。
通常,指示剂的实际变色范围比理论变色范围小,在1~2pH单位之间,变色范围越窄越好,变色范围越窄,表明指示剂对pH值的变化越敏锐,这样,滴定过程中pH稍有变化,指示剂颜色就会发生突变,有利于提高滴定的准确度。
4.1.2 混合指示剂
表4.1中都是单一指示剂,变色范围较宽,有些酸碱滴定需要将滴定终点限制在较窄的范围内,这时,单一指示剂往往难以满足需要,而混合指示剂利用了颜色互补作用,可使变色范围更窄,终点颜色变化更为明显。
表4.1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

混合指示剂可分为两类。一类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指示剂混合而成,且指示剂的pKa值比较接近,例如将溴甲酚绿(pKa=4.9)和甲基红(pKa=5.2)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酸式色是酒红色,碱式色是绿色,中间色是灰色,变化很明显。
另一类是由一种酸碱指示剂和一种颜色不受pH值影响的染料(如次甲基蓝、靛蓝二磺酸钠等)配制而成。染料颜色起背景作用,当溶液的pH值改变时,指示剂变色,与原来的背景色差异变大,变色更敏锐。例如甲基橙(0.1%)和靛蓝二磺酸钠(0.25%)组成的混合指示剂,当pH≥4.4时,甲基橙的黄色加上背景蓝色,混合色为绿色;当pH=4.1时,甲基橙的橙色加背景色混合为浅灰色;当pH≤3.1时,甲基橙的红色加背景色混合为紫色,混合指示剂从绿色转换为紫色过程中要经过中间色——浅灰色,变色范围窄,色差大,更易观察。实验室中常用的pH试纸,就是基于混合指示剂的原理制成的。
4.1.3 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
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有温度、溶剂和指示剂的用量等。
(1)温度
指示剂的电离常数KHIn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温度会影响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如果滴定之前有加热或降温的实验步骤,应该将溶液温度控制在要求范围内再滴定。
(2)溶剂
指示剂在水中和在其他溶剂中的KHIn不同,所以变色范围也不相同。
(3)指示剂的用量
酸碱指示剂本身就是弱酸或弱碱,在滴定过程中会消耗一定量标准溶液,所以不能用量太多;如果用量太少,颜色太浅,就不易观察溶液的变色情况。所以,适当的指示剂的用量,才能使滴定终点变色敏锐,提高滴定的准确度。
4.1.4 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指示剂在滴定过程中颜色会发生变化,例如酚酞作指示剂时,当溶液的颜色从无色变为红色时,就表示到达了滴定终点。酚酞颜色发生突变,其原因是溶液的pH值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导致溶液中的[In-]/[HIn]从0.1陡增到10,通常把这段过程pH值的急剧变化称为滴定突跃,滴定突跃所在的pH值范围叫做滴定突跃范围。
选择指示剂时必须考虑以下三点:
①指示剂必须在滴定突跃范围之内发生变色,即指示剂变色的pH范围应该全部或大部分落在滴定突跃范围之内;
②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越好;
③由于人眼对各种颜色的敏感程度不同,所以选择指示剂时,应注意指示剂颜色变化的方向,一般情况下,指示剂的颜色由浅入深变化更易于观察。
例如酚酞作指示剂时,从无色变红色容易观察,而从红色变为无色,变色不明显,难以观察,所以酚酞用于强碱滴定酸的体系较好,不宜用于强酸滴定强碱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