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0-02-26 13:08:20
封面
版权信息
《无机及分析化学》编写组
前言
绪论
第1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和速率
1.1 化学反应的方向
1.2 气体的性质
1.3 化学反应的限度
1.4 化学反应速率
习题
第2章 酸碱平衡
2.1 酸碱理论
2.2 水溶液中酸碱的电离平衡
2.3 酸碱溶液中pH值的计算
2.4 质子平衡式
2.5 强电解质的电离
第3章 定量分析概论
3.1 分析方法的分类
3.2 定量分析的误差
3.3 数据处理
3.4 有效数字
3.5 滴定分析概述
3.6 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第4章 酸碱滴定法
4.1 酸碱指示剂
4.2 酸碱滴定曲线
4.3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第5章 沉淀溶解平衡
5.1 沉淀溶解平衡
5.2 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5.3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第6章 沉淀滴定法
6.1 沉淀滴定法概述
6.2 莫尔法(Mohr法)
6.3 佛尔哈德法(Volhard法)
6.4 法扬司法(Fajans法)
6.5 沉淀滴定法的应用
第7章 重量分析法
7.1 重量分析法的分类
7.2 重量分析法对沉淀的要求
7.3 沉淀的类型与纯度
7.4 沉淀条件的选择
7.5 称量形式的获得
7.6 重量分析法的计算与应用
第8章 配位化合物
8.1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8.2 配合物的分类和异构现象
8.3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8.4 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离解平衡
8.5 配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第9章 配位滴定法
9.1 EDTA及其螯合物
9.2 副反应和条件稳定常数
9.3 金属离子指示剂
9.4 配位滴定曲线
9.5 配位滴定中酸度的控制
9.6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9.7 配位滴定的方式和应用
第10章 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基础
10.1 氧化还原反应
10.2 原电池
10.3 电极电势
10.4 能斯特方程
10.5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10.6 电极电势的应用
10.7 元素电势图
第11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11.1 氧化还原滴定法对反应的要求
11.2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11.3 氧化还原滴定中的指示剂
11.4 常用的几种氧化还原滴定法
11.5 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
第12章 原子结构
12.1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
12.2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描述
12.3 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能级
12.4 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12.5 元素周期表
12.6 原子参数的周期性
第13章 分子结构
13.1 现代价键理论
13.2 杂化轨道理论
13.3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13.4 分子轨道理论
第14章 晶体结构
14.1 晶体
14.2 原子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