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任升职:新经理人的团队管理必修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先瞄准,再开枪;先调研,再落刀

面对新的岗位、新的任务、新的目标,一些管理者往往急于求成,从人和事不同的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变革,而从实际效果来看,这样的“三把火”效果并不好。新官上任后,更多的还是要在自身修养上多烧几把火,净化思想、提高素养、锤炼能力,为胜任新的岗位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作为一个被提拔的经理人,心态要平稳,不要一上任就急于点火,就要搞“大地震”,在新的岗位上,观察、调研、了解、适应和学习是很有必要的。

关于点火的问题,要记住十二个字:先瞄准,再开枪;先调研,再落刀。

某机械公司是一家国有企业,该公司的销售科大都是老员工,他们习惯了“大锅饭”式的思维方式。在以前僵化的管理体制下,销售科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后来公司为了适应外部激烈市场竞争的需要,不得不首先拿销售科“开刀”,将以前“和事佬”型的销售科长调离了工作岗位,另外请来了新的经理人员,试图打开公司产品的销路。

然而让公司高层意想不到的是,虽然连续换了三任科长,仍无法镇服下属。尽管每个新上任的经理,都根据部门存在的问题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有的措施还非常严厉,他们上任后可以说是“烧了不止三把火”,但是最终都未收到明显效果。原来,那些销售科的老员工仗着自己的老资格,根本不把新上任的科长放在眼里,对其制定的改革措施也都是视而不见,甚至集体抵制。而且,这些人在公司内部也都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新上任的科长对他们也是徒呼奈何。

无奈之下,公司再次换人。这次新上任的科长名叫赵锋,他的做事风格并不像他的名字那样让人感觉雷厉风行,而是不愠不火,和下属之间相处得和和睦睦,处事非常低调,他上任后没有采取任何实质性的举措,一时间,上下属之间倒也相安无事。再过了一段时间,下属看到这位新来的经理仍然没有宣布大的改革措施,心里也都以为此人也不过如此,逐渐地露出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开始变得肆无忌惮起来,甚至当着科长的面他们也毫不避讳地做着一些违规的勾当。赵锋对他们的过格行为,仍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只是一直都在对每一个下属进行详细的观察。

就这样,风平浪静了两个月之后。赵锋突然宣布了一系列新制度及人员调整、辞退计划,原来,他之所以没有一开始就采取行动,是因为他在做详细的调查,以摸清每个下属的底细,并将他们的过错详细记录在案。他的整顿措施一经宣布,下属间就炸开了锅,改革幅度之大、涉及面之广,大大超出了他们的想象。表现好的被重用,更多的人被调到无关紧要的岗位甚至被劝退。面对这种情况,他们也只能认栽,因为这位新经理显然已经掌握了足够的铁证,而且这样一位狠角色的到来,肯定也是得到了上级的允许。

很多新手经理在上任之初并没有赵锋那样的冷静与耐心,他们到职后,感到自己的才干得到了组织的承认,也确信了自己在组织当中的上升势头,春风得意之余,就不免对周围的人表现出一副咄咄逼人之态,试图立即树立并运用自己的权威。要知道,经理上任后面临的往往是一个完全不熟悉的环境,如果在没有摸透情况的前提下,急于去树立自己的权威,那么往往会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新手经理往往都会踌躇满志、信心十足,希望在自己的任期内成就一番事业。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事业的成功,必须从上任之初开始。

新经理上任后不要急于采取措施,而应尽快摸清情况。新经理要想打开局面,首先要调查研究,摸清情况。了解情况要有重点,首先应该了解人员情况、组织机构编制情况。有的部门存在的问题很复杂,人事关系盘根错节,工作关系千头万绪,要摸清情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就要求经理人员要具备相应的耐心。

在熟悉部门情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更不能得到一星半点的信息便以为成竹在胸。否则,处理起问题来,就会处处碰壁。

第二,了解情况切忌先入为主,偏听偏信。要想掌握到最真实的情况,就应该努力创造一种良好的沟通气氛和条件,对找上门来谈情况的下属要热情欢迎;对“冷眼”相看,有意回避的下属,也要主动去亲近他们,但不要急于询问、了解实质性的问题。另外,对于下属反映的情况,在采取措施之前,要做到绝对保密,切不可在私下里传播,更不可得言不察,信以为真,指名或不指名地公开批评和指责,否则,引起人事纠纷,会使你一上来就陷入被动。

第三,新经理上任后要注意不要议论前任领导。新上任的经理,要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以及对权力正确巧妙的运用,来建立自己的威信,绝不可靠否定前任来抬高自己。一般来说,前任的工作不管好坏,在部门总有一些贬低前任的议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新任经理自以为比前任高明,那么就容易给人留下把柄。因此,对于前任经理的失误,要多从客观上找原因,注意吸取他的经验教训,不要指责和议论,要引导下属总结经验,一切向前看。

总之,在情况尚未熟悉之前,新经理一般不宜表明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自己的打算,也不要随便评论前任的长短,更不要随便指手画脚。对于下属提出的意见、建议和要求,除十分明显或经过深思熟虑者外,对于没有十分把握的问题不要轻易许诺,以防陷入被动。待到情况明了、胸中有数的时候再来对问题进行决策,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