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任升职:新经理人的团队管理必修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点火”不是不可以,但需掌握火候

三国时期,诸葛亮做了刘备的军师,上任后他在很短的时间内,连续三次火攻曹操。第一次是火烧博望坡,将夏侯惇所统领的十万曹兵烧得所剩无几;第二次是在新野,同样是用火攻,使得曹仁、曹洪率领的十万人马几乎全军覆没;第三次则是火烧赤壁,将百万曹军烧得溃不成军,落荒而逃。

当时,人们就将这“三把火”称为“诸葛亮上任三把火”,再到后来就演变成了今天的“新官上任三把火”。

很多新上任的经理几乎都懂得这一道理,在上任后,迫不及待地想打开工作局面,试图立即使用自己的权威,频频发号施令,要求下属绝对服从,而不去考虑他们的真实想法与切身感受。说到底,这是一种不懂领导艺术的做法,他们不是在管理下属,而是在用自己的权威打压下属。尽管很多人都强调“新官上任三把火”,但这火绝不能烧乱了方寸,要掌握好火候,否则可能会反被之所伤。

陆纯初是一名硬汉型职业经理人,以作风坚定、意志坚强闻名业内,当年,他从甲骨文南亚区升任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上任后当即燃起“三把火”,实施铁腕管理,对公司原有的渠道动了大手术:

首先,清理渠道,减少合作伙伴,把合作伙伴的利润降到了最低;

其次,强化渠道的banker职能,降低甲骨文所承担的资金风险;

最后,精简渠道数量,重点扶持少数具有高增值服务(包括产品开发)以及分销能力的代理。

另外,陆纯初对内部也推行强硬的流程管理,内外怨声载道。

结果,在他任期的两年中,甲骨文大中华区业绩大幅下滑,员工流失率高达70%,最终陆纯初不得不黯然离开了甲骨文。

和陆纯初一样,很多新上任的管理者,喜欢点火,却没有点燃员工的激情,反而火上眉头,烧到了自己。

新官上任,“三把火”烧得好了可以树立权威,巩固自己的地位,烧不好则有可能烧了自己的眉毛,弄不好还要引火自焚。所以,新官的“三把火”如何烧,烧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里有谱,自己要有能力掌控。如果感觉自己掌控不住火势,那就“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

我并不否认“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合理性,只是主张应该在适当的时机去烧适当的“火”,这样效果才会更突出。新官上任,无不想尽快打开局面,站稳脚跟。为此,古往今来,不少新官都将“三把火”作为打开局面的利器。然而,烧“三把火”容易,要烧得有成效难。

因为就烧“三把火”本身而言,存在一个是否烧得正确、是否烧到点子上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直接取决于“新官”的心理素质、工作能力以及对实际情况的掌握。就烧“三把火”引起的心理反应而言,存在一个是否获得其他领导及广大下属的认同与支持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下属的常见反应有三种:

一是多数人支持,少数人反对。在这种情况下,“三把火”易见成效。

二是多数人反对,少数人支持。在这种情况下,“三把火”难有成效。

三是一部分人支持,一部分人反对,一部分人观望。在这种情况下,“三把火”的成效取决于主管的信心、智慧以及事后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等。

在“三把火”烧过之后,即使在已收到初步成效的情况下,仍然存在一个如何巩固、提高成效的问题。如果主管忽视了这一问题,将会使已经打开的工作局面重新陷入被动,甚至导致前功尽弃。因此,新任主管迅速打开工作局面,不仅需要注意把“火”烧到点子上,更需要注意“三把火”之后人们的心理变化,以及注意巩固、提高已有成效。

要做好“三把火”的后续工作,就要始终坚持既定方针、政策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只要它们正确,即使有些人反对也要坚持到底。

另外,要密切注视下属的心理变化,并理智面对一些反对态度,因为主管的“三把火”难免要烧掉一些人的眼前利益,难免会引出某些牢骚、不满,甚至有人打“小报告”、写匿名信等。为此,既不要大惊小怪,也不可等闲视之。除采取有力的组织措施外,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也必须紧紧跟上。对“三把火”之后出现的种种议论和反映,要做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其中合理的意见和看法,要随时采纳和肯定;下属反映强烈的问题,如人事任免、工资待遇等,要慎重处理,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予以调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