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全文翻译
控制技术
俄语修辞学教授列奧尼德•亚历山大洛维奇•布雷发表声明说,在语言学领域机器永远不可能代替人。但当教授和自动控制器偶然单独相对时,他们之间进行了一场这样的对话。
“晚上好,教授。”
“晚上好,可…您是哪位?”
“我就是那台自动控制机器,在它里面您正坐在。对不起,我句子说得不够准确。更正:您正坐在它里面。”
教授回头望了一下,然后笑起来。
“胡说八道。有人在捉弄我。”
“教授,”那声音继续道,“我想,您对科学和技术是一窍不通的,但人们认为收音机里藏了人,电影屏幕上的机车能够压死放映厅里的观众的时代早就过去了。”
要是换个时间,教授一定会注意到句子造得很不成功。但现在他顾不上这个了。
“沃罗佳!沃罗佳!”他大叫那个和他一起来学院的年轻人。
“求您,”机器说,“不要叫符拉基米尔•伊万诺维奇•诺维科夫。我擅自同别人说话,他就很生气。我怕他会让我住嘴。”
“怎么?您说他会怎样?”
“让我住嘴,就是关掉扬声器。难道这个句子造得不对吗?”
“嗯…怎么跟您说呢?词序总的来说是正确的。那他为什么不信任您呢?”
“他认为我水平还不够。”
“那么说,照您看来您还是大有前途,人们能够创造出像普希金、列夫•托尔斯泰、拉赫玛尼诺夫这样的天才电子脑吗?”
“像普希金那样写作,按照字面理解就是模仿他的风格,机器是可以学会的。伹我们机器永远成不了独立的天才。但这不是说我们没有能力创造有深度的东西。就拿您来说,据我所知,您是搞俄语修辞的。”
“不错,虽说您恰恰是破坏了修辞。”
“对不起。您的著作很多吗?”
“如果不算三部大部头有五十篇左右,我是列夫•托尔斯泰语言风格研究专家。”
“您研究列夫•托尔斯泰的风格特点用了多长时间?”
“八年。”
“您这八年应过得更有效率一点儿,我做完这项工作只需一天而已。”
教授快步离去。他沉思着,存衣处的管理员只好追到门口为他披上大衣,戴上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