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突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人生转场的勇气
——老刘:读博、带娃两不误

老刘其实不老,才36岁,但对于一名博士生来说,称他一声“老书生”也没错。别人30岁博士毕业,老刘32岁博士才刚上路。

我曾问过老刘:“你以前在上海不是过得挺好的么,作为一名新上海人,在中科院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在徐汇区边界有两室一厅的房子住着,也找到了情投意合的伴侣,老婆、热炕头都有了,就等二人世界潇洒够了再生个娃,你瞎折腾什么呀?”老刘用他那不太浓郁的东北口音回答道:“这不是想抓着青春的尾巴,再扑腾挣扎两下嘛。”在32岁还觉得自己依旧年轻、生活稳定还敢于打破岁月静好,很好!

老刘18岁离开东北去天津读书,本科、硕士、工作、立业、成家、博士,越走越远,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他回东北的次数用一只手就数得过来,所以标准的东北口音也越来越弱化。乡音已改鬓毛衰,唯独不变的是他那颗东北魂——幽默、段子手,以及一颗不怕辩驳(吵架)的心。

但老刘的吵架不是无事起风波争执,而是喜欢摆事实、讲逻辑、拼理智的高级“吵架”。我曾无意中听到过一次他和他老婆在教学楼外吵架,俩人吵架的套路是这样的:

老婆:你说,这么点事你和我争执有意义么?

老刘:老婆,首先,申明一下,我没有和你争执,我的声音语调都没有拔高,我是在心平气和地和你讨论问题;其次,我想和你说一下我的看法,我不同意的理由有3条,分别是……最后,考虑到……也许咱们可以这么做这件事……总之,我的想法是咱们一起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分输赢。

一整套说辞下来,滴水不漏。

作为一名理工科学生,老刘讨论事情,包括吵架都喜欢讲求逻辑,在中科院工作5年训练出了很好的工程师思维。所谓“工程师思维”就是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目的。这需要强大的逻辑和自制力(控制情绪、思路不跑偏)才能做到。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以解决问题为优先级的工程师思维都是很好的“填坑”工具。但这种思维如何才能练就呢?

老刘告诉我,第一步就是学会提问、不怕提问,以及不怕被提问。